|
|
 |
|
|
|
学习急救知识很重要 |
|
□雷艳梅
在日常生活中,随时会有突发状况。其中,包括呼吸困难和心搏骤停等。因此,我们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识和技能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主要介绍学习急救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性,以及急救技能在危机中的作用,以唤起大家对急救的重视,并增强公众的急救意识。 急救技能不是医务人员的“专利”,而是每个人都应该学习和掌握的技能。学习急救技能不仅是为了应对突发状况,还是一种社会责任和担当。一个简单的急救技能,也许就能挽救一个人的生命,这个人可能是你的亲人、朋友或陌生人。急救并不复杂,我们只有平时积极学习急救技能,才能在关键时刻派上用场。 普及现状 在日常生活中,突发状况时常发生,例如心搏骤停、窒息、溺水、意外伤害等。这些情况可能随时发生于家庭、工作场所、公共场所,甚至户外活动中。因此,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识和技能成为每个人都应具备的能力,以便在关键时刻能够迅速做出反应,挽救生命。 目前,急救知识和技能的普及仍然存在不足。尽管在一些工作场所、学校和社区开展了急救技能培训活动,但普及率仍有待提高。许多人在面对突发状况时不知所措,缺乏正确的急救知识和技能,导致在关键时刻无法提供有效的帮助。因此,加强急救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显得尤为迫切。只有让更多的人掌握急救知识和技能,才能在关键时刻减少伤亡事故,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 学习急救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性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了解基本的急救知识和技能,如怎样判断一个人是否处于窒息状态?怎样正确施行心肺复苏术?怎样处理意外溺水等情况?这些基本的急救知识,可以帮助我们在危机中迅速做出正确的判断,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还要了解不同急救技能在不同状况下的适用性,及如何与专业医务人员配合,确保患者得到有效救治。急救需要理论联系实践,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真正掌握急救技能,并在紧急情况下做出正确的反应。我们要利用参加急救培训,观看相关视频教程,以及参与模拟演练等方式,提高自己的急救能力。 此外,我们平时也可以组织家人或朋友一起进行急救演练,以增强应对突发状况的信心和能力。急救不仅是一项技能,还是一种责任。 每个人都有责任向身边的人传播急救知识,帮助更多的人掌握急救技能。在紧急情况下,及时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不仅可以挽救患者的生命,还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并为后续救治争取宝贵的时间。因此,我们要行动起来,学习急救知识和技能。 如何进行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术是指出现心跳、呼吸骤停等突发情况时,通过快速、高效的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等方式,恢复患者的自主呼吸和自主循环,对患者的大脑进行保护。简而言之,就是用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的方式,让患者恢复心跳和呼吸。心肺复苏术可以分为以下5个步骤。 评估意识 首先要对患者的意识做出判断。救援人员要大声呼唤患者,或者轻轻摇晃患者,看患者有没有回应;把自己的脸贴到患者的鼻子和嘴巴旁边,听一听患者有没有呼吸;检查患者的颈部动脉,看有没有跳动;轻轻拍打患者的双肩,在两耳旁边呼唤患者(不要摇晃患者的头部,以免伤到患者的颈椎)。如果患者意识清醒(对呼唤和疼痛都有反应),再观察一段时间;若出现无反应的情况,则进入下一步。 保持呼吸道开放 让患者处于仰卧位,救援人员要蹲在患者旁边,一只手按着患者的额头,一只手托着患者的下巴,做好呼吸道的检查和疏通工作。救援人员应清除患者口腔中的异物,注意避免压迫患者喉部和下颌部的软组织。 进行人工呼吸 确定有没有呼吸:“一看、二听、三感受”。“一看”:胸腔有没有起伏;“二听”:有没有呼吸声;“三感受”:用面颊靠近患者的口鼻,感受有没有空气喷出。若患者没有呼吸,救援人员要马上做2次人工呼吸。进行人工呼吸时,救援人员应清除患者口腔内的异物,用手托住患者的下颌,捏住患者的鼻子,将自己的嘴唇包住患者的嘴唇,向患者的口腔内吹气。 进行胸外心脏按压 救援人员应首先确定受压点。以剑突为点,在胸骨上两横指的交界处即为受压点。救援人员要将一只手搭在另一只手的手背上,十指交叠,手掌根部放置在刚才找到的受压点上,依靠自身上半身的全部力量对患者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深度为5厘米~6厘米,频率为每分钟100次~120次。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时,救援人员的手臂要笔直,不能弯曲。在抢救过程中,救援人员还要注意患者的各项指标。如果患者的体温上升、心跳恢复,就可以停止胸外心脏按压。 使用AED(自动体外除颤器) 救援人员获得AED后,将AED接通电源,并根据AED的声音指示,进行相应的操作。救援人员应按照电极板上的标记,将一片粘贴于患者右侧胸部上方,另一片粘贴于患者左侧乳头外侧边缘(可以按照AED上的图像说明粘贴)。AED对患者进行心电分析之后,如果患者需要除颤,救援人员再按下除颤按键。若除颤后仍不能使患者恢复心跳,救援人员应马上再次实施心肺复苏术,直到专业医务人员到达。 在面对危机时,急救不仅是一项技能,还是一种责任和担当。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他人生命中的“守护者”,而掌握急救知识和技能,则是实现这一责任的关键。学习急救知识和技能,不仅能够为自己的家人、朋友和社会做出贡献,还能够在关键时刻挽救他人的生命。 (作者供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