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本报讯 (记者郭娅妮 通讯员孙 璐)7月22日8时30分,在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11号楼1楼大厅,市民们早已排起长队,积极参加2025年中医药文化宣传月暨第三届“冬病夏治”健康节大型义诊活动。 从“三伏贴”贴敷、专家义诊,到中医药适宜技术体验、八段锦功法展示与中药养生茶品鉴,这场充满“中医味”的活动,让一早赶来的市民近距离感受中医药文化的独特魅力。 在活动现场,治未病科、肝胆脾胃科等22个科室的医务人员早早到场“支摊”,推出各具特色的“三伏贴”疗法,为首次体验的市民提供单病种单次免费贴敷服务。前来咨询、贴敷的市民络绎不绝,队伍中既有老年人、慢性病患者,也有年轻面孔。 “您放松,‘三伏贴’刚贴上可能会有温热感,这是药物开始发挥作用了。”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针灸科护士一边为市民贴敷,一边叮嘱,“贴敷后要注意观察皮肤状况,若出现红肿、瘙痒等不适,需要及时取下并咨询医生;贴敷期间饮食要清淡,避免生冷、辛辣、油腻的食物。” “三伏天是‘冬病夏治’的最佳时机。”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治未病科副主任医师林国平介绍,此时通过贴敷、艾灸等疗法可温阳散寒、调理脏腑,预防冬季高发疾病,适用于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呼吸道疾病及虚寒性胃病等疾病患者。他提醒,糖尿病(血糖控制效果不佳)、失眠及阴虚火旺者需要经医生专业辨证后再使用“三伏贴”。 此次义诊活动,医务人员提供一对一健康咨询,从儿科调理到老年病防治均有覆盖;中药饮片辨识区展示怀山药、怀牛膝等药材,乌梅饮等养生茶让市民品味中医药的甘醇;八段锦功法展示吸引众人跟练,展现中医养生之美。
郑州市中医院
本报讯 (记者丁 玲 通讯员郜 蕾 李昕炫)7月18日至19日晚,由郑州市卫生健康委、郑州市中医药管理局联合主办,郑州市中医院承办的2025郑州中医药文化夜市暨“三伏贴”养生节在二砂文创园广场举行。活动吸引了数千名市民前来,沉浸式体验中医药文化的独特魅力。 在活动现场,郑州市中医院的百余名医务工作者精心打造了“三伏贴”专区、中医药适宜技术展示区、中药辨识区、养生茶饮区等十大主题体验区,让市民全方位感受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三伏贴”专区,冬病夏治正当时。郑州市中医院妇科、儿科、治未病科、肺病科等资深中医师为市民辨证施治,选用道地药材特制“三伏贴”,精准贴敷于大椎穴、肺俞穴、天突穴等穴位,帮助市民温阳散寒、增强免疫力。 中医绝技展示区更是亮点纷呈,郑州三大中医流派绝技——“帖氏飞针”“常氏三绝”“苟氏功能针刀”惊艳亮相。其中“帖氏飞针”以进针快、痛感轻著称。颈椎病患者李先生体验后直呼:“扎完立刻轻松不少!” “三绝可以急者止痛、缓者养筋、久者固本。它在脊髓炎、颈椎病、腰椎病、中风后遗症、鼻炎、骨盆修复、祛斑、祛痘等方面,有很好的疗效。”郑州市中医院推拿科主任康献勇边施展“常氏三绝”边介绍道。 在名医义诊区里,中医专家们为市民把脉问诊,并提供个性化调理建议服务。 养生茶饮区则准备了四季养生茶饮,涵盖“春疏肝、夏解暑、秋润肺、冬养血”等功效,还有酸梅汤等时令饮品供市民品尝。 中药辨识区摆放了36种中药饮片与7种原药材,市民可近距离观察触摸。中医师现场讲解丁香、茯苓、黄芪等中药鉴别相关知识。 文创DIY(手工创作)区成为亲子乐园,市民动手制作中药香囊和经络锤。中药香囊由艾草、白芷、金银花、薄荷等填充,深受大家喜爱。 “本次活动就是要让大家真正感受到‘看得见、摸得着、尝得到’的中医药文化魅力。”郑州市中医院副院长姜伟说。
信阳市中医院
本报讯 (记者王明杰 通讯员邹明珠 陈燕丽 朱晓红)近日,“百市千县”中医药文化惠民活动(信阳站)在浉河公园火热开启。信阳市中医院以“传统+创新”的形式,让千年岐黄之术走出诊室、融入百姓生活,为市民献上色香味俱全的夏日中医药文化盛宴。 专家义诊:掌心传温情,方剂载厚德。暮色初临,信阳市浉河公园水杉林下的义诊现场,人群熙攘,内科、外科、骨伤科、妇产科、儿科、康复科等科室的中医专家们,热情、细心地为每一位市民提供体质辨识、中医减肥、健康咨询等中医药特色服务,给予个性化的健康指导。 骨伤科专家现场治疗腰椎病并传授护腰技巧。患者王老先生连连称赞:“专家手法专业,治疗后轻松多了,服务真贴心!” 特色疗法:铜砭祛沉疴,银针解病痛。在活动现场,刮痧、火龙罐、耳穴埋豆等中医药传统疗法广受欢迎。李女士体验铜砭刮痧后背部轻松,白领小张感叹火龙罐疗法“让肩颈如释重负”,颈椎病患者笑称针灸“比止痛药还灵”。 中医药科普:传统中医药服务,助力健康美好生活。“大家看,这株山茱萸果肉饱满、色泽红润,是信阳道地药材的典型特征。”信阳市中医院中药师现场讲解中药材的鉴别知识。在展台上,真假冬虫夏草、三七等并列陈列,市民们仔细比对进行辨认。膏方、药枕、洗发水、酸梅汤等创新产品勾勒出“药食养生”的生动图景。 文创产品:融合传统智慧与现代审美。此次活动,中医药文化融入创意设计,香囊、中药手串、胸针等文创产品兼具美观与养生功能,让中医药从药房走进生活。 市民刘女士戴上茯苓手串感慨地说:“以前觉得中医药文创是‘花架子’,没想到还能祛湿、健脾、安神,既好看又实用。”
开封市祥符区中医院
本报讯 (记者张治平 通讯员齐 洋)俗话说:“冷在三九,热在三伏”。三伏天是一年之中最热的时段,同时也是夏季养生的重要时间窗。7月20日早上7时,在开封市祥符区中医院门诊楼前,等待敷贴的市民已经排起了长长的队伍,该院精心打造的“三伏贴”中医药文化惠民活动,吸引了众多市民参与。 在活动现场,祥符区中医院中医专家团队为前来咨询的市民提供中医问诊、体质辨识服务。专家们通过“望、闻、问、切”,耐心细致地为市民分析身体状况,针对不同体质和病证,给出有针对性的养生建议及“三伏贴”贴敷方案。同时,医务人员还为市民详细讲解了“三伏贴”的原理、功效、适应证、禁忌证以及贴敷后的注意事项,让大家深入了解这一中医药特色疗法。 医务人员严格遵循操作规程,为市民提供专业敷贴服务,同时手把手示范贴敷后的护理要点,如避免生冷饮食、注意局部清洁等。 此外,祥符区中医院还设置了八段锦教学体验区和中药茶饮品尝区。在八段锦教学体验区,以“动静结合,强身健体”为主题,护理部“八段锦健身队”表演八段锦,现场讲解动作要领及功效,引导市民参与其中。中药茶饮品尝区,医务人员根据夏季的气候特点配制了酸梅汤和五指毛桃茯苓中药茶饮,让市民亲身体验中药茶饮的魅力,感受中医药文化的内涵和养生价值。
新乡市凤泉区
本报讯 (记者常俊伟 通讯员高 颖)7月21日,新乡市凤泉区潞王坟乡卫生院组织中医师到李士屯村开展“百市千县”中医药文化惠民活动,提升群众的健康素养,引领广大群众“走近中医药、了解中医药、使用中医药”。 在活动现场,名老中医通过“望、闻、问、切”,为前来咨询的村民提供一对一诊疗服务,提出个性化调理建议。免费中药茶饮区则根据老年人身体常见状况调配养生茶方,让村民在品茗中感受中医药文化的独特魅力,吸引大量村民驻足参与。 下一步,凤泉区卫生健康委将持续深化中医药文化普及工作,创新服务形式,扩大惠民覆盖面,为健康凤泉建设贡献力量。

↑7月19日,在三门峡虢国公园北门广场,推拿、正骨、艾灸、拔罐、痧灸、耳穴压豆和膏药贴敷等免费特色中医外治项目,群众纷纷前来体验。为应对高温天气,方便群众,三门峡武强中医院将原定傍晚举行的“虢医健康行”中医药文化宣传活动,改在早晨开展。 朱晓娟 姚 鑫/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