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张 伟 杜书祥)近日,在郑州大学人民医院外科教研室老师吴刚的带领下,其团队在“四新”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中,积极探索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该项目旨在响应健康中国发展战略,推动“新医科”建设,培养具备预防、治疗、康复的全周期医学理念的高层次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面对快速变化的世界,医学教育的改革成了一个全球性的话题。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传统的医学教育模式已经难以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出台了一系列重要的政策文件,自上而下地推动了“学科交叉、融合创新”的“新医科”建设。吴刚说,推进“医学+X”多学科背景的复合型创新拔尖人才的培养是新时代医学创新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 针对当前医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如教师缺乏交叉学科思维,缺乏对学生自主创新理念的培养,缺乏及时更新专业知识的意识等,吴刚团队提出了“复合型教师+多形式教学+实践与拓展”的改革方案。其中,复合型教师指优化教师资源配置,将教师队伍转变为“医理工融合”的多学科师资结构;多形式教学指将传统教学过程演化为“培养学习者”的过程,引入“问题引导式教学法”“案例式教学法”“混合式学习法”等先进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实践与拓展团队则注重实践性教学,积极与其他行业共建校外实习基地,鼓励学生参与其他学科的实践项目,打通多学科合作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通道。 吴刚团队所提改革方案的创新之处在于其多学科、多形式的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实现了由“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的根本转变;通过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教学方法,充分挖掘临床医学交叉学科内在属性的优势,以应对不断变化的人才培养需求。同时,该项目还注重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兼具医学基础知识、临床实践能力和前沿医学技术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据悉,吴刚及其团队成员多年来一直担任郑州大学临床医学系的教学工作,拥有丰富的教学和科研经验。吴刚团队为了项目的顺利实施,制订了详细的计划,通过收集资料、设计专业课程、开发教学资源、进行教学实践与效果评估等方式,逐步推动项目的进行;充分利用了学校及学院已具备的教学改革基础,如良好的实验教学条件、多媒体教研室、图书馆资源等,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学校也多次颁布相关文件,支持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为项目的开展提供了政策和经费支持。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吴刚积极组建了由不同学科背景的教师组成的教学队伍,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教学视角。同时,在日常教学中融入了其他学科的基础知识,如生物信息学、医学伦理学等,增加了学生的知识储备。在实践课程中,教师通过模拟手术、虚拟病例分析等方式,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和操作技能。 吴刚团队积极探索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为培养“新医科”背景下的复合型临床医学人才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四新”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的实施,不仅能够提升教育质量,还能够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医学人才,满足社会对高质量医疗服务的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