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管理论坛
PDF版查看  第四版:天使之声·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五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六版:妇幼健康
PDF版查看  第七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八版:健康促进
 
第一版:要闻
 下一版  
河南推行便民就医少跑腿、优流程、提质量 让医疗服务更有温度
进一步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筑牢健康根基
1
11 1 2024年8月10日 星期六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河南推行便民就医少跑腿、优流程、提质量 让医疗服务更有温度
 

本报记者集体采写

 

从2023年3月起,河南省委改革办、省卫生健康委、省医疗保障局陆续推出便民就医少跑腿、优流程、提质量“三部曲”,通过便民服务“小切口”,关键细节“微改革”,撬动看病就医“大民生”,着力打通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环节中的堵点、难点,把患者就医的“急事、难事”担当起来。
2024年8月5日至7日,河南省卫生健康委联合省委改革办、省医疗保障局,组织市、县卫生健康委和部分三级医疗机构的主要负责人,分成9个观摩组,赴17个省辖市和济源示范区的45家医疗机构,围绕“三部曲”中要求实施的便民就医服务内容,开展了大型现场观摩学习活动,通过交流互鉴,实现共同提升。
这是全省卫生健康系统以提升医疗服务为主题的第二次观摩活动。2023年4月,省卫生健康委将“改善就医感受 提升患者体验”主题活动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题教育结合起来,作为第二期读书班内容,以“重实践、建新功,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开展了观摩学习,推动少跑腿七项举措落地落细。
从少跑腿到优流程、提质量,便民就医措施不断升级深化。在观摩中,大家发现,在全省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用心传递医疗服务温度”已从挂在墙上的口号,变成了患者可感知的服务细节。
打通堵点少跑腿
就医更便利
2023年3月13日,便民就医少跑腿七项举措率先出台。一年多来,内容涵盖推行会诊转诊一站式服务、推行院内智能导航服务、推行门诊患者医技检查24小时内完成服务、推进医保电子凭证全场景应用服务、推行诊间支付服务、推行病区结算服务、推行病案复印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的便民就医少跑腿七项举措,已在河南全省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中全面推开。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区多、楼宇编号复杂,很多患者不知道路线怎么走、该挂哪个专家号、就诊科室在几楼,以及如何报销、在哪里复印病案、怎么转诊……这些就医时的“不明白”,现在通过关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官方微信、支付宝服务号、掌上医院手机客户端就能找到解决方案。如果不会使用智能手机,患者还可拨打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96299专线电话,寻求指引服务。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还升级了国家远程医疗中心的远程医疗综合服务平台,融合院内院外会诊、线上线下疑难疾病多学科会诊、急危重症患者转运、出院患者随访、健康科普智能咨询和人工解答等功能模块,畅通基层医院、患者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医疗需求渠道,无偿提供会诊服务、重症患者转运服务。
2019年起,河南省儿童医院依托医院微信公众号,推出线上病案复印预约邮寄服务。患儿家长只需关注医院微信公众号进行操作,就可享受预约病案复印、邮寄等服务,足不出户、病案到家。在线下,该院还将原来在负一楼的住院病案复印搬到门诊1楼醒目位置,并提供诊断证明、身份证复印服务,便于患儿家长方便、快捷地完成住院病案打印。
“您好,这里是郑州市中心医院,96595为您服务……”已经化作郑州市中心医院的“声音名片”。96595专线连接的郑州市中心医院互联网医院,开通了申请会诊转诊、快速响应、一键派车、多学科保障、精准治疗、诊疗闭环服务等连续性服务模块。这里,能实现医联体成员单位间一键式调度转诊车辆,2分钟内派车、5分钟内出车,实时定位车辆信息;实现医联体成员单位间的上转住院、下转治疗派单线上处理。这里,还提供基层患者标本转运、院外专家会诊等特色服务,以及医保转诊绿色通道、专人协助办理转诊手续等个性化服务。
信阳市中心医院已将各类服务窗口整合前移,对门诊及住院患者实施分类管理,采取分时段、分类别、分专业预约,实现门诊患者在24小时内完成医技检查;持续推进预约就诊、预约检查、出院结算、医保报销、电子发票下载等服务的手机客户端办理,患者自助办理出入院比例达到75%、住院线上支付比例达到80%,出入院窗口工作量减少了70%。
驻马店市中心医院在每个病区都安装了自助设备,方便患者住院期间办理业务。院内开展的病区结算业务已覆盖至所有临床科室,平均结算率达到70%,家庭化产房的病区结算率达到98%。该院开放官方网站、微信、支付宝、窗口、自助机5种病案复印途径,实现了病案复印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2022年以来,共办理病案复印20余万份,其中预约邮寄9.8万份,占比接近50%。
滑县人民医院先后与22家乡镇卫生院、4家民营医院、298家村卫生室、1家县直医院对接,开通了远程心电会诊一站式服务,2023年全年会诊病例达118863例,2024年上半年会诊病例达7万例。
巩义市站街卫生院每间诊室都配备了“七合一”读卡器,可以帮助患者在诊间完成医保刷脸支付。无法明确诊断时,乡、村两级医生可通过读卡系统向上级医院发起会诊请求。
打破壁垒优流程
就医更高效
在少跑腿七项举措取得阶段性成效后,2023年10月,省委改革办、省卫生健康委、省医疗保障局推出便民就医优流程七项举措,内容包括推行门诊综合服务一站式、推行入院服务一站式、推行检验结果线上互认、推行日间(手术)医疗服务、推行“互联网+护理”服务、推行非急救医疗转运服务、推行家庭病床服务。
周口市中心医院建立了全省首个一站式综合服务中心。这个中心打通了门诊、住院、日间手术等信息系统壁垒,创新提出“最多跑一次”的服务模式,变分散窗口为集中窗口、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
目前,周口市中心医院一站式综合服务中心实现了“三个一”:一窗通办、一章通办、一岗多能。他们整合门诊24项服务项目,入院20项服务项目一窗通办,将住院预约、床位协调、术前检查单打印等入院服务中心项目整合纳入一站式综合服务中心,在保障医疗质量安全的基础下办理预住院手续。将原来5个部门共16项审核盖章业务窗口前移,由6个章改为1个医疗业务专用章,实现一章通办,减少患者往返次数、缩短就医时间。对各窗口工作人员统筹调配、统一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提升了窗口人员综合服务能力,实现一岗多能。周口市中心医院党委书记、院长冷冰说:“院内12类、103项窗口服务项目全部实现功能区域前移,让患者就医‘只跑一次、一次办好’。”
统计数据显示,周口市中心医院一站式综合服务中心成立至今,患者办理业务的时间明显缩短,门诊患者办理业务平均用时缩短为1.5分钟,住院患者办理业务时间由6.7分钟缩短至1.7分钟。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郑州院区构建了“3+3工作模式”:开辟现场预约、入院证上专用二维码预约、微信公众号远程预约3条通道方便患者入院,高峰期预约库中的患者达467人,减少了患者上下楼约床、从家往返医院的来回奔波;实行“全院一张床”管理,拟定床位调配流程图,按照“同类调配、就近调配、特殊调配”3个原则,当日完成急危重症患者入院治疗,2019年至今已执行床位调配2144人,缩短了患者等床时间。
8月6日16时20分,信阳市民安先生因呼吸困难,到信阳市中心医院心内科就诊。经初步诊断,安先生被确诊为心功能不全、二尖瓣脱垂,需要住院治疗。16时36分,医生开具住院证,护工将安先生护送至入院服务中心;16时38分,入院服务中心护士为安先生办理入院登记、医保登记、住院缴费,并对他进行了生命体征测量;16时45分,护士护送安先生至心内科病区,并在途中对他进行入院健康宣教;16时51分,安先生被送至住院部心内科病区进行后续治疗。“从就诊到入院,总共31分钟。以前来医院看病一折腾就得一天,这次只用半小时,真快!”安先生的家属对入院服务一站式举措的推行,赞不绝口。
焦作市人民医院、许昌市中心医院成立的一站式入院、出院服务中心,可提供入出院办理、缴费结算、医保登记、转诊办理、院前医嘱执行、医技检查预约、血标本采集、健康指导、用血报销、住院诊断证明盖章、工伤办理、病案复印预约邮寄等10多项业务,实现“入院有人帮、住院有人办、出院办得快”的系统化服务,极大提高了患者的就医效率。
在推行检验结果线上互认的过程中,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郑州院区于2023年8月接入河南省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共享平台——医检通。截至2024年7月,该院区已通过平台上传数据18万余条,调阅3万余条,为患者节约检验成本约13万元。同样接入这一平台的郑州市中心医院已实现四大类58项检验项目的平台对接,平均为每位患者节省费用40余元;漯河市中心医院也已开展了四大类58项检验项目的结果互认,医生可为就诊患者检索30天内在省内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的检验结果;宝丰县人民医院通过这一平台,开展互认项目55项。
河南省人民医院是省内较早开展日间手术服务的医疗机构。院内成立的预住院·日间手术管理中心,主要负责为患者提供预住院服务、预约日间手术及术后延续性随访。河南省人民医院日间手术采用“集中+分散”式管理模式,集中收治以日间病房为主,分散收治以乳腺外科、眼科、耳鼻喉科和整形外科为试点,建立起包括日间手术管理中心、日间手术室、日间病房、麻醉门诊及复苏室等完整的管理体系。以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为例,从入院、手术到出院,患者在河南省人民医院进行日间手术的就医时长仅需1天,大幅缩短了住院时间。2016年以来,该院已完成日间手术超过11.2万例,累计办理预住院34.7万人次。
周口市中心医院针对日间手术患者开设了绿色通道,在一个窗口即可完成预住院手续办理、腕带打印等所有相关业务,实现“检查提前做、入院即手术”,患者的术前等待时间由24小时降至1小时。
在推行日间手术服务的过程中,针对肿瘤患者的特殊需求,周口市中心医院推出了日间化疗服务,解决了肿瘤患者需反复、多次住院的问题。
8月6日上午,记者在周口市中心医院成立的日间化疗中心了解到,这里设置了输液区、护士站、抢救区,配置了21张多功能头等舱式航空座椅,还提供免费书籍阅览、轻音乐播放、一张暖心卡、一束花、一张保暖毯等温馨服务。
该中心主要收治基础疾病控制良好、无严重并发症、使用靶向药物或免疫药物副作用较小的患者,提供“走读式”治疗模式,即白天在院治疗、晚上回家休息,当天入院当天出院。患者就诊、治疗、离院、报销都在日间化疗中心内完成,真正做到“就诊即入院,等床不再难”。两个月来,周口市中心医院的化疗患者平均住院日从4.11天下降至1天,次均费用从2134元下降至1336元。日间化疗中心的患者就医满意度达到100%。
2023年10月,河南搭建“豫健护理到家”平台,通过“线上申请、线下服务”的模式,由注册护士为老年人、行动不便人员、新生儿、孕产妇等提供专业、便捷的上门护理服务,满足个性化的护理需求。
2023年11月23日,郑州市中心医院入驻“豫健护理到家”平台当天,就完成全省首单服务。此后,行动不便的患者李某连续下单28次,不出家门享受专科护理的持续性服务,并高度赞扬了这项惠民生、暖民心的医疗服务。截至7月底,郑州市中心医院在“豫健护理到家”平台已注册395名护理人员、完成612单服务,接单量居全省第一。该院为上门护理人员配置的印有“豫健护理到家”醒目标识的服装与护理箱,成为这一便民举措的流动宣传岗。
在推行非急救医疗转运服务的过程中,南阳市以公开透明、可议价的方式,参照国内先行地区经验,拟定了每公里4元至5元、市内起步价150元含5公里,根据患者需要配备医务人员随车陪护、按照距离远近适当收取医护费用的收费标准。
目前,经河南省通信管理局、南阳市卫生健康体育委、南阳市交通运输局、南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等部门批准成立的南阳非急救转运中心,已入驻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入出院服务中心。两个多月来,南阳非急救转运中心共接送患者100余人次,实现了零投诉、零失误。作为南阳市非急救转运的试点医院,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也迅速整合护理、财务、医保等多部门资源,设立咨询台、服务窗口等,全力保障非急救医疗转运服务的高效开展。
2023年至今,河南省已在郑州、开封、洛阳、许昌、周口5个省辖市的27个县(市、区)试点开展家庭病床服务。
在郸城县,由乡镇卫生院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上门开展家庭病床巡诊、随访服务已是常态。
7月28日,郸城县汲冢镇中心卫生院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上门为69岁的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王女士,进行家庭病床建床服务。“我们的家庭病床服务团队医生每周至少要进行2次上门巡诊服务,乡村医生每天进行1次上门巡诊服务。患者如遇紧急情况,还可以用一键呼叫机,随时和我们联系。”汲冢镇中心卫生院全科医生柴万森说。
 (下转第2版)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