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与时间赛跑 |
|
□陈建通 心脏骤停(CA)是指心脏射血功能突然终止,造成全身血液循环中断、呼吸停止和意识丧失。心脏骤停发生后,由于脑血流突然中断,10秒左右患者即可出现意识丧失,如在4分钟~6分钟黄金时间段及时救治,存活概率较高,否则将发生生物学死亡。心脏骤停的生存率很低,抢救成功的关键是尽早进行心肺复苏(CPR)和尽早进行复律治疗。 当发现有人倒地不起、呼吸停止时,应立即呼叫急救电话,并开始进行CPR。CPR包括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两个步骤。胸外按压的目的是通过外力推动心脏,使其继续泵血,维持血液循环;人工呼吸则是为了向肺部提供氧气,保证身体重要器官的氧气供应。 胸外按压的位置是胸骨下半部分,力度要适中,确保胸骨下陷5厘米~6厘米。同时,要注意按压频率和深度的一致性,以维持有效的血液循环。人工呼吸时,应捏住患者的鼻子,用自己的嘴完全封住患者的嘴,然后吹气两次。每次吹气应持续1秒以上,确保胸部隆起。无论患者的胸廓是否出现起伏,完成两次人工通气之后都应该立即进行胸外按压,以确保血液循环得以维持。 心脏体外电除颤通过除颤仪释放高压电流,瞬间经过胸壁直达心脏,使心肌细胞同时除极,有效终止心律失常的折返或异位兴奋灶,进而使心脏恢复正常的窦性心律。这一技术对于迅速纠正心脏电活动异常、恢复心脏有效泵血功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CPR进行的同时,如果有条件,应尽快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进行除颤。AED是一种便携式医疗设备,可以自动识别心脏的电活动,并在需要时自动发送除颤电流。 除了CPR和除颤,急救人员还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比如意识状态、呼吸情况、脉搏等,以及时调整急救措施。同时,在等待专业医疗团队到达之前,急救人员还需要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避免呕吐物或其他异物阻塞呼吸道。 心脏骤停抢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及时的急救措施可以为患者赢得宝贵的救治时间,提高生存率,减少不可逆的脑损伤等后遗症。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了解并掌握心脏骤停急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以便在关键时刻能够伸出援手,挽救生命。 此外,我们还应该重视心脏疾病的预防工作。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心脏疾病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心脏骤停的风险。 (作者供职于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中医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