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父母安好 我便安心 |
|
我叫彩立,在武汉工作;而我的父母一直在郑州生活,住在郑州市高新区枫杨街道锦绣苑小区。父母年纪大了,再加上近年来体弱多病,我总是不放心,经常劝他们说,别再守着“老窝”了,搬来和我们一起住吧,但每次都被父母果断拒绝。“你们工作忙,就别操我们俩的心了,我和你爸每天遛遛弯儿、散散步,碰到熟悉的人一块儿唠唠嗑儿,挺开心的。再说,家对面就是枫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个头疼脑热或大病急症,打一个电话,家庭医生就立马赶到家中,待我们像亲人一样。”这是母亲的原话。 一家社区医院而已,真的有这样好吗?家庭医生真的随叫随到吗?我原本还将信将疑,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件件事摆在眼前,我相信了,也安心了。 2019年5月,母亲连续4天便秘,由于蹲厕所时间过长,出现头晕眼花、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无奈拨通了枫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士李瑞瑞的电话。约有5分钟后,李瑞瑞和社区医生李雪霞就掂着急救箱来到了家中,先是给母亲灌肠,效果不好,李雪霞戴上手套一点儿一点儿把宿便抠了出来,大便排了,呕吐停了,肚子也不疼了。母亲感动得直流眼泪。 后来听母亲说起此事,我震惊极了,没想到医生竟能做到这一步。设想一下,如果当时我守在父母身边,不一定比医生做得好。 前年春季的一天,父亲白天肚子有点儿隐痛,认为可能是吃撑了,应该没事儿;可到夜里,腹痛突然加重,痛得父亲在床上来回翻身,母亲赶紧拨打了家庭医生的电话,枫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商艳敏很快赶到他身边,经过检查初步诊断为阑尾炎。父亲年纪大了,不想做手术,也不愿去大医院,一家人电话商量后,决定就在社区医院治疗。在赶回去的路上,我的心七上八下,到地方了才发现自己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父亲被安排得妥妥当当,等我赶到,父亲已在输液了。10天后,父亲痊愈出院,至今没有再犯过阑尾炎。 去年,母亲突发心脏病,是枫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务人员将母亲从“鬼门关”拉了回来。那天,说来也巧,母亲和父亲一起散步,路过枫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口时,突然心慌胸闷、四肢无力、头晕眼花,很快失去意识,医生闻讯立即冲了出来,对母亲展开急救,一个小时后,母亲才完全苏醒过来。等母亲病情稳定下来,我就陪着她去了省级医院。专家听了母亲的病情叙述,看着母亲的心电图检查报告说:“这么严重的恶性心律失常,能在社区医院抢救过来,真了不起。”因此,我也更相信枫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务人员了。 一桩桩、一件件,麻烦枫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的事儿太多了,别说父母了,我都打心底里感激他们。 前不久,父亲因肺炎感染在枫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住院。等我匆忙从武汉赶回郑州,父亲的病情已经缓解不少了。母亲跟我说,在我们还没赶到的时候,是护士贴心地把饭菜打好,端到床前,护士见她的手抖个不停,喂饭困难,便主动接过饭菜,一口一口地喂父亲。 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每进来一个医生、护士,母亲都能叫上来名字,与他们唠上几句。平日里不算健谈的母亲,夸起枫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务人员来,滔滔不绝,让我大开眼界;就连倔脾气的父亲,在医务人员面前,也格外听话配合。 在陪护父亲的这几天里,医务人员无微不至的关怀,我都看在眼里,他们对待患者像亲人一般,端茶喂饭,体贴入微,连我这个做儿子的都自愧不如。 (本文由河南省郑州市高新区枫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徐兰兰、魏双整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