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高血脂的危害及预防方法 |
|
□张文龙 体检时,经常会听到医生说起“三高”这一词汇,一旦出现“三高”就说明属于心血管类疾病高危人群了。其中高血脂问题更是常见。 什么是高血脂 高血脂也被称作高脂血症、血脂异常、高脂蛋白血症,是指血浆中胆固醇、甘油三酯、磷脂、非游离脂肪酸等的脂类物质,超出正常范围,并且存在异常升高的趋势。饮食不合理、缺乏锻炼、肥胖、糖尿病患者多属于高血脂人群,其中不合理饮食是诱发高血脂的主要原因。 长期高血脂的临床表现 长期血脂较高的患者,脂质在血管内皮沉积会引起动脉粥样硬化,从而导致冠心病和周围动脉疾病等。很多高血脂患者的早期症状表现并不明显,尤其是继发性血脂代谢异常,更多表现为原发疾病的特征。 长期高血脂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黄色瘤 患有高血脂的患者会因脂质局部沉积引起局部皮肤隆起,颜色呈现为黄色、橘黄色、棕红色,常见于眼睑周围、手掌、四肢、臀部等出现结节、斑块、丘疹等形状隆起,质地柔软。 角膜环 因角膜脂质沉积,眼角膜外缘会逐渐呈现出灰白色或者白色。 眼底病变 血脂过高时,患者视网膜动脉与静脉会发生改变,会有大颗粒脂质沉积在患者眼底小动脉。 肥胖 随着血脂的增高,患者腰围会增加,每增长2.54厘米,患者患癌风险就会高出8倍。 脑力和体力衰退 脂质长时间沉积堵塞在血管内,就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逐渐引起患者脑力和体力衰退。 跟腱粗壮 随着血清中的总胆固醇升高,沉积在跟腱处,进而导致跟腱增粗现象,患者行走距离一旦过长就会引发剧烈足痛。 手麻木、腿抽筋 高血脂堵塞血管会导致四肢血液供应不足,减慢血液流动,患者出现麻木或抽筋的问题。 注意事项 日常血脂监测 健康且血脂正常的人群,每两年检查一次血脂;单纯高血脂患者及40岁以上人群,保持每年一次的常规血脂检查,遵从医嘱用药或保持正常饮食即可;患有冠心病、高血压病和脑血栓其他并发症的患者,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定期去医院检查血脂。 合理饮食控制 高血脂人群一日三餐要规律饮食,严禁暴饮暴食。严格控制能量摄入:对于动物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量应每天小于300毫克,鸡蛋每天控制在一个以内,尽量不吃或少吃动物内脏;多吃植物油,补充蔬菜、水果、瘦肉、鱼类,以及海产品类的食物。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除了饮食控制外,患者要严格戒烟、限酒,适当增加运动锻炼,每天要保持30分钟如慢跑、快走、打太极拳等中等强度运动。 (作者供职于河南省新郑华信民生医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