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重症监护室里预防卧床患者压力性损伤
2025-1-10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在成人重症监护室(ICU)里,患者因病情严重往往需要长时间卧床。这一过程中,压力性损伤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想象一下,患者躺在床上,身体与床铺接触的部位长时间承受压力,就如同被一股无形的力量紧紧压着。这些压力会阻碍皮肤和皮下组织的正常血液循环,导致皮肤和皮下组织受损。压力性损伤可不是简单的皮肤表面问题,它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而且还可能引发感染等一系列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进程。
1.压力性损伤的定义和原因
1.1定义
压力性损伤是指皮肤和皮下组织在长期受压的情况下,出现局部血液循环障碍,进而导致皮肤和皮下组织的损伤。这种损伤常发生在骨隆突处,像膝盖、肘部、脚踝等骨头突出的部位;皮肤褶皱处,比如颈部、腋窝、腹股沟等;以及身体与外界接触的部位,例如平躺时的背部、臀部,长时间靠在椅子上的屁股等。
2.2原因
(1)压力因素
长时间卧床时,身体局部所承受的压力不容忽视。床垫、床单等看似平常的物品,会对皮肤产生不同程度的压迫。当患者长时间保持仰卧位,骶尾部便会承受较大压力。这是因为身体的重量集中在骶尾部,其与床面接触的面积相对较小,单位面积承受的压力就会增大。而侧卧位时,耳部、肩部、髋部等部位也会受到压力。例如,侧卧时肩部的骨头与床面接触,由于肩部的肌肉和脂肪相对较薄,骨头承受的压力会直接传递到皮肤表面。
(2)摩擦力和剪切力
患者在移动过程中,皮肤与床单、衣物等产生的摩擦以及身体姿势改变产生的剪切力是压力性损伤的重要因素。当患者在床上上下移动时,皮肤与床单之间的摩擦力会使皮肤表面的角质层受损。皮肤的角质层是皮肤的最外层,它对皮肤起着保护作用。在摩擦力的作用下,角质层会逐渐磨损,变得脆弱。另外,身体倾斜时,骨骼与皮肤之间的剪切力也会影响皮肤的血液循环。
(3)营养状况
当身体缺乏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时,皮肤的抵抗力会下降。蛋白质是构成皮肤细胞的重要成分,缺乏蛋白质会使皮肤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受到影响,皮肤的弹性降低。
(4)年龄因素
随着年龄的增长,皮肤的代谢功能逐渐下降。皮肤的弹性主要取决于皮肤的胶原蛋白和弹性纤维。老年人皮肤中的胶原蛋白和弹性纤维减少,皮肤的弹性降低。同时,皮肤的血液循环功能也减弱,血液供应不足。
2.预防措施
2.1评估与监测
(1)定期评估
医护人员需要定期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在皮肤状况仔细观察皮肤的颜色,正常皮肤颜色通常呈现淡粉色,若出现发红,可能是压力导致局部血液循环不畅。皮肤温度也很关键,用手触摸皮肤,如果感觉温度过高,可能是局部压力过大引起的炎症反应。皮肤湿度同样不可忽视,过于潮湿的皮肤容易滋生细菌,增加压力性损伤的风险。此外,要检查皮肤是否有破损,哪怕是细微的破损都可能成为感染的源头。对于身体状况,了解患者的肢体活动能力,例如患者能否自主翻身,这关系到压力的分散情况。还要关注患者的肌肉力量,肌肉力量不足可能导致身体无法有效调整姿势,从而增加压力性损伤的风险。睡眠质量也很重要,睡眠不足可能影响身体的自我修复能力。
(2)风险评估
老年人由于皮肤弹性差、血液循环功能减弱,压力性损伤的风险较高。肥胖患者身体脂肪较多,在长期卧床时,皮肤与床面接触面积大且压力分布不均匀,容易出现压力性损伤。患有糖尿病等疾病的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佳,皮肤的代谢功能受到影响,也增加了压力性损伤的风险。
医护人员可以使用专门的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量表,对患者进行量化评估。量表通常会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皮肤状况等因素,给出一个风险等级。
(3)监测
如果发现皮肤发红、肿胀、疼痛等症状,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例如,调整患者的体位,减轻压力;对皮肤进行清洁和护理,防止感染。同时,关注患者的体温、血压等生命体征的变化。体温升高可能是感染的迹象,血压异常可能与压力性损伤引起的血液循环变化有关。通过监测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感染等问题,以便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2.2合理翻身与体位调整
每隔 2 小时左右翻身一次,避免长时间压迫同一部位。翻身时应注意动作轻柔,避免对皮肤造成损伤。例如,在翻身时可以先将患者的臀部抬起,然后再将身体翻转,减少皮肤与床单之间的摩擦。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调整体位,减轻压力。例如,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可以采用半卧位或抬高床头的方式,减少身体的压力。同时,在患者的身体下方垫上柔软的垫子,如海绵垫、气垫等,分散压力。避免在骨隆突处等部位放置重物,减少压力。例如,在患者的肘部、膝盖等部位可以放置软枕,避免直接压迫。此外,对于一些特殊患者,如骨折患者,应根据其病情进行合理的体位调整,避免骨折部位受到压迫。
2.3皮肤护理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定期清洁皮肤是保持皮肤健康的重要环节。每天用温水轻轻擦拭患者的皮肤,尤其是容易出汗的部位,像腋窝、腹股沟这些地方,能有效去除皮肤表面的污垢和汗液。同时,要及时更换床单、衣物等,保持皮肤的清洁卫生。干净、干燥的皮肤能减少细菌滋生,降低压力性损伤的风险。
使用防护用品:床垫、床单、枕头等用品能有效减少皮肤与外界的摩擦。床垫应选择柔软、透气的材质,避免过硬或过软。柔软的床垫可以分散压力,减少局部压力集中。床单要保持平整,避免褶皱,这样能减少皮肤与床单之间的摩擦。此外,在患者身体接触部位可以使用防护垫,像气垫、泡沫垫等,进一步减少皮肤与外界的摩擦。
涂抹润肤霜:涂抹润肤霜能保持皮肤的湿润,增强皮肤的弹性。润肤霜可以在皮肤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防止皮肤干燥。在选择润肤霜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产品,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产品。例如,一些含有天然植物成分的润肤霜,既能滋润皮肤,又不会对皮肤造成刺激。
避免皮肤损伤: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清洁剂,防止皮肤损伤。在清洁皮肤时应选择温和的清洁剂,避免用力擦拭。同时,要注意避免皮肤受到外伤,如刮伤、擦伤等。皮肤一旦受损,就容易引发感染,加重压力性损伤。所以,在护理过程中要小心呵护皮肤,防止皮肤受到伤害。
2.4营养支持
饮食应多样化,多吃新鲜蔬菜、水果、瘦肉、鱼类等富含营养的食物。这些食物能为身体提供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例如,患者可以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 C、维生素 E 的食物。维生素 C 具有抗氧化作用,能促进胶原蛋白的合成,有助于皮肤的修复;维生素 E 则能保护皮肤免受自由基的伤害,增强皮肤的抵抗力。根据患者的情况,还需要适当补充营养。如维生素 C、锌等。维生素 C 能增强皮肤的免疫力,促进皮肤的修复。患者可以口服维生素 C 片,每天补充一定量的维生素 C。锌也是一种重要的微量元素,它参与皮肤的新陈代谢,有助于皮肤的愈合。保证患者摄入足够的水分,维持身体的正常代谢。水分摄入不足会导致皮肤干燥,容易发生压力性损伤。因此,患者应每天喝足够的水,保持身体的水分平衡。除了直接饮水外,还可以多吃一些水分含量高的水果和蔬菜,如西瓜、黄瓜等。
总结
成人重症监护室里预防卧床患者压力性损伤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通过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如评估与监测、合理翻身与体位调整、皮肤护理、营养支持、环境管理等,可以降低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同时,加强患者及其家属的教育与培训,提高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也有助于预防压力性损伤的发生。在实际工作中,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预防方案,并不断完善和优化预防措施。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预防压力性损伤,保障患者的健康。
[河南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北)一病区 扈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