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慢性损伤如何治疗
2023-6-2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骨科损伤是创伤或系统性损害,可能发生在身体大多数关节,会影响骨骼相关结构包括骨骼、关节、韧带、肌腱和肌肉,慢性损伤包括:关节不稳撞击,肌肉肌腱过度使用,扭伤,其中包含骨骼、软骨、肌肉肌腱等关节结构损伤。
骨科疾病有哪些治疗方法?
保守治疗
保守治疗是针对损伤不大并且病情稳定的患者进行的治疗方法,保守治疗可以在系统治疗之前,帮助患者稳定病情。保守治疗期间患者需要长期保持休息,在保守治疗期间还需要改善自己的饮食,帮助骨骼恢复。根据疾病的部位和性质,外用类中药通过熏蒸、贴敷、涂搽等形式,刺激患处或穴位,起调节脏腑气血阴阳、疏通经络、缓解疼痛的作用,如骨通贴膏、消痛贴膏、田七镇痛膏、云南白药膏、白脉软膏、青鹏软膏等。配合手法,可促进药物吸收。但皮肤条件不良或过敏、有创面等情况时应谨慎使用。另外可通过中医导引、手法、拔罐、针灸、针刀等方法,对疼痛部位进行有效的刺激,疏经通络、调和气血,缓解疼痛。中医手法、中医操作等则需熟练掌握解剖及疾病适应证,对于合并严重内外科疾病或妊娠的患者,操作时须谨慎。
药物治疗
骨科疾病需要各种药物治疗,常用的有类固醇类、非类固醇消炎止痛消炎;玻尿酸可润滑关节,保护关节软骨,肩周炎一般是选择抗炎止痛的药物,而关节炎如果是尿酸偏高引起的痛风性关节炎,则需要使用降尿酸药物,如果是风湿性关节炎,还需要使用抗风湿药物来进行止痛治疗,也可选择内服中药治疗。
运动疗法
运动疗法就是让患者进行功能活动,来解决骨科疾病带来的影响。因为有部分患者在患上骨科疾病的时候,会影响到自己的活动功能,关节受限的问题是最常见的,所以在治疗的过程中就需要让患者保持活动,维持自己的正常功能。以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易筋经等为代表的传统运动方式,可作为保守、药物治疗的补充、替代疗法,也维持肌肉正常的韧性。
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是针对保守治疗无效,并且关节功能严重受损的患者进行了治疗方法。为了恢复患者的活动功能,避免骨损伤问题进一步加重。通常在手术治疗后,患者经过一定时间的休息和恢复就能够有效地保持身体状态。现在微创技术的已经广泛应用,创伤小,恢复快,解决了很多慢性骨科损伤问题。
慢性骨损伤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生活中,要注意保护我们的骨骼,不可过度不合理的运动,避免应用损伤关节的药物,合理饮食,注意气候变化,天气变冷时及时添加衣服。多洗热水澡,或用热水烫脚,以改善四肢的血液循环,适当锻炼,出现骨病,越早治疗,及早治疗及时干预恢复快。
(邓州市中心医院骨科 王延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