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积水的临床分类和护理方法

2023-3-28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
0

大脑是人类最宝贵的身体器官,我们可以通过它思考、想象和创造,但大脑需要我们平时精心呵护才能保证它的健康和正常运转。实际上大脑也是十分容易受到刺激、伤害和发生疾病的部位,其中脑积水就是常见的脑部疾病之一。脑积水虽没有高血压、颈椎病那么普遍发生,但其在临床上的发病率也是极高的。但脑积水到底是什么?脑积水的类型有哪些?脑积水又该如何治疗?脑积水患者该如何护理呢?接下来为大家一一解答疑惑。

1.脑积水是什么?

脑积水的概念很容易理解,就跟生活中常说的“脑子进水”的概念相同,不过脑积水中的“水”可不是生活中我们饮用的水,而是脑脊液。脑积水就是指脑脊液在大脑中分泌过多,同时脑部循环受到了阻碍,使其无法及时被吸收而堆积在大脑之中,从而就形成了“积水”而导致大脑产生疾病。从脑积水的概念就可以了解,治疗脑积水的关键就是及时排出大脑中多余的积水,或恢复大脑循环功能使其尽快吸收脑脊液。

2.脑积水的临床分类

脑积水具有很多不同的种类,而不同种类的脑积水又有不同的治疗方式。一般来说,临床上的分类标准有两种:按病理分类和按病因分类。

2.1按病理分类

(1)梗阻性脑积水:是常见的脑积水类型,梗阻性脑积水的病变部位主要在脑室系统内部或附近,然后会阻塞脑室系统的脊液循环

(2)交通性脑积水:顾名思义,主要是脑部脊液循环的“交通”道路受到阻碍,使脑脊液无法及时进行吸收而形成脑积水。

2.2按病因分类

(1)创伤性脑积水、出血性脑积水:临床上又将其称为外伤后脑积水,即因为颅脑部受到外伤后出现了脑积水,而患者本身没有患有脑积水的情况。

(2)耳源性脑积水:这类脑积水大多数属于交通性脑积水,但也有少数特殊情况,通常来说,如果脑室的蛛网膜下腔道路内脑脊液增多无法吸收时就属于交通性的耳源性脑积水。

(3)感染性脑积水:感染也可能会引起脑积水,如果大脑的中枢神经发生系统性感染就容易引起脑积水,如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等,大脑中很可能产生炎性物质而阻塞脑脊液循环通路,从而导致梗阻性脑积水。

(4)占位性脑积水:主要是指患者的颅内出现了占位瘤,而造成脑脊液分泌过多或循环受阻,从而造成了脑积水。占位性脑积水还容易引起颅内压增高,造成患者的意识障碍。

(5)急性脑积水:颅内脑脊液容量增加。

(6)慢性脑积水:有过敏性脑积水、副脑积水窦炎、萎缩性脑积水、上颌窦炎、肥厚性脑积水、脑积水息肉等。

(7)正常颅内压脑积水:颅内压处于正常范围内的一种交通性脑积水,属于慢性脑积水的一种状态。

(8)静止性脑积水:患者发生脑积水以后,因为颅内压力增大,导致脑脊液产生的新的吸收和分泌平衡。

3.脑积水患者的护理

3.1饮食护理

饮食应该尽量清淡,少盐、少油;并且少饮酒;餐食应多选择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各类豆制品、瘦肉、鱼肉、蛋清、鸭肉、牛奶等,以此来满足人体内新陈代谢的营养需要,还可以有效改善人体的循环功能。

3.2保持患者良好心态

控制好患者的情绪,保持其身心舒畅,可以抵御其他并发症的出现。另外,保持规律作息可以使身体得到充分的压力释放,每天晚上应该睡够7~8个小时,白天也需要有20~30分钟的午休时间。

3.3积极治疗相关疾病

很多疾病都具有并发性,例如脑部有肿瘤的患者,极有可能出现脑积水。因此,积极治疗相关的疾病可以有效减少脑血管疾病的危害,而且应该谨遵医嘱进行用药,并定期去医院进行复查。

(开封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 张圣旭)

 

责任编辑:刘洋  一校:曲星  二校:徐琳琳 贾佳丽  三校:杨小玉  一审:赵曦  二审:梁如意  终审:郜静

近期,有不法分子以医药卫生报(网)编辑的名义联系作者,以修改文章、领取证书等借口让作者付费。医药卫生报社在此严正声明:医药卫生报(网)编辑不会以以上等任何借口收费,请各位作者注意辨别,谨防受骗。核实举报电话:0371-85967132  85967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