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关闭
点击关闭
报纸文章
医药卫生网 > 报纸文章
2017年1月26日6、7通版
】【关闭 2017/1/25 20:04:22 | 来源:医药卫生网 |

策划 陈琳君 执行策划 胡晓军 张晓华
执行记者 刘 旸  索晓灿

编者按
    当前,健康话题正成为一个时代的强音。在风起云涌的卫生与健康改革进程中,医者的职责不仅是疾病的治疗者,同时还是健康的引领者。因此,医者身体力行的健康实践显得尤为重要。健康是一种生活态度和一种生活方式,让我们跟随医者的脚步,行动起来,从改变饮食、作息和运动方式开始,走上新的健康征程。

受访人
国家级名老中医、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周围血管病科名誉主任 崔公让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综合重症监护室主任 孙同文
郑州人民医院急诊科护士 李笑展
郑州人民医院门诊部主任 赵 华
郑州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医务科科长 谢永富
中华骨髓库河南分库相关负责人 文梅英
河南省妇幼保健院健康教育科主任 刘芙蓉
郑州市肿瘤康复协会会长 董彩云


祝您健健康康过春节

养生处方
冬季晨练
宜迟不宜早
时间
    冬季晨练宜迟不宜早,最好9时以后开始。
防病
    运动开始前最好先在室内做热身运动,然后外出运动。
饮食
    运动之前最好喝150~200毫升水或牛奶。


平平淡淡才是真
    1月21日近6时,深冬的清晨,天色依然很暗。窗外,少了车水马龙的热闹,偶尔经过的车辆打破了宁静。此时,国家级名老中医、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周围血管病科名誉主任崔公让已经准备起床了。
    崔公让推开屋门,天天(一只白色的小型犬)就向他跑来。天天头上的“冲天辫”有些蓬松,却也正好映衬了它的可爱。
    “天天,走,咱们出去遛弯儿。”崔公让带上手机,跟天天一起开始了一天的锻炼。
    当天是周六,不用上班。崔公让在小区院子里转悠着,看着太阳渐渐地温暖大地。街灯关闭后,天空明亮起来。“今天是个好天气,过一会儿再出去一趟!”崔公让跟天天一起回到家里,开始进行当天的“功课”。
    家里的茶几上,放着一个小小的养生壶,壶的旁边是肉苁蓉、麦冬等中药材,还有一些茶叶。崔公让泡好茶,又打开养生壶的盖子,大约放了肉苁蓉、巴戟天、麦冬各20克,还有四五个刺梨。对于上了年纪的他来说,用这壶养生茶治疗便秘再好不过了。
    崔公让年近八旬,如今仍然干劲儿十足。他定期在医院坐诊,还带了不少研究生,看病、教学两不误。
    吃过早饭后,崔公让泡上一杯茶,打开电视收看新闻,然后换个频道听听豫剧,还时不时地哼上两句。这样悠然自得之后,崔公让打开电脑登录凤凰网,看看各地的新闻。
    “再老也不能跟社会脱节,更要了解国内、国际新闻。”崔公让经常跟家人这么说。
    10时许,冬日的暖阳已经透过窗户,在客厅里洒了一地阳光,天天也懒洋洋地躺在阳光下。崔公让仍然带上手机,与天天一起到楼下遛弯儿。
    “崔老,您下来啦!天气不错!”一样是带着狗在院子里遛弯儿,一样是一个小区的老人,偶然碰到了,他们就搭伴儿聊着、走着。渐渐地,影子变短了,太阳升高了,互道“再见”后,他们分别回家。进了家门,崔公让打开手机里的计步器,发现已经走了9000多步了,跟自己“日行一万步”的目标相差无几。下午和晚上会轻松一些!下午和晚上,崔公让会在家里练练书法、听听戏。
    这是崔公让这些年来日常生活的缩影。其他时间,他有时是一个人,有时和家人或朋友一起。迈开腿走路、平衡饮食,是崔公让日常运动和养生的基本守则。“冬天,我很少外出旅游,娱乐项目也不太多,喝茶、听戏是我最主要的娱乐方式。”即使是过年期间,崔公让也不准备打破这一固定的生活节奏:有朋友来家里了,大家就一起吃吃饭、喝喝茶、聊聊天,或者出去走走路;没有朋友来,该干啥还干啥。
    “对于老年人来说,即使在春节期间,也一定要牢记‘平平淡淡才是真’的道理,心绪平和、高兴和谐、身体健康才是最重要的。”崔公让提醒老年人,千万不能轻易打破生活节奏,一旦固定的生物钟被打乱了,需要很长时间才能纠正过来,这对身体健康有很大隐患。
    年纪大了,身边的朋友越来越少,能经常在一起散步、聊天的朋友也越来越少了,崔公让越来越觉得寂寞。散步、遛弯儿、感受家人的关心,这些让他在保持正常生活节奏的同时,更好地延续了“平平淡淡才是真”的生活体验。

留下记忆乐分享
    农历新年前后,是中华骨髓库河南分库相关负责人文梅英最忙的时刻。联系志愿者、统计新年假期前后捐献志愿者的数量,与受捐方确认捐献时间……农历新年前后,总是集中捐献的高峰时段。可这样的繁忙,文梅英总是应对自如。
    “在我们手上记录着一次次生命的交接。趁着过年前医院排班,确认年后具体的捐献人员和捐献时间是年前的最重要工作。”文梅英说,她从一名记者转行,成为一名专门为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服务的医疗志愿者,既荣幸又自豪。
    确认捐献时间后白血病患者需要提前一周进入隔离舱,接受一次大剂量化疗或联合大剂量的放疗,为造血干细胞的植入腾出必要空间。“这种‘清仓’对患者是不可逆的,我对工作不能马虎,要精准对接捐献、交接和移植的时间。”文梅英说,连续多个春节,她的时间都不是按农历新年计算的,而是按志愿者捐献时间的间隔来计算的。
    农历新年前,河南省妇幼保健院健康教育科主任刘芙蓉参加了全国大型公益行动——“寻找曾经的年味儿”。她和60多位同事下基层,在农家院里搞调研、治病、做宣传,也寻找着依然保持在北方乡土文化中的传统过年方式。
    “登门拜年应该是最传统的年俗,可城里人现在已经不这么做了。”刘芙蓉说,她和同事还把登门拜年的风俗带回医院,为病区一线护理工作者送春联,把年画、年俗礼物送到患者身边,探访贫困家庭,回访重病患者。
    农历新年前夕,郑州市肿瘤康复协会举办了一次特殊的生日聚会,主角是郑州市100多位经历5年肿瘤康复期的患者。“我们每年都会让康复期满5年的患者聚一聚,因为5年就意味着一次成功的新生。”郑州市肿瘤康复协会会长董彩云说。
    “我们在这里帮助他们记录与疾病抗争的过程,帮助他们制订康复计划,帮助他们回归家庭和社会。”董彩云这样讲述自己做的事情。
    在董彩云看来,为肿瘤患者搭建一个平台,并在新年聚在一起,可以让越来越多的温暖回来。

新春出行天地宽
    湛蓝的海水映着蔚蓝的天空,高大的棕榈树被烈日晒弯了腰……这一幕幕南国特有的风光,让几位来自北方的游客赞不绝口。
    “没想到三亚的海这么蓝,没想到南方的冬天这么温暖,没想到我们也能自驾环岛游!”郑州人民医院门诊部主任赵华从心底感叹,“以前总觉得旅行总有下一次,可说着说着就快退休了。这一次我就是想多陪伴家人,多看一些风景,才从河南跑到了海南。”
    “时间赶巧了,但机会确实难得。”赵华这样解释在春节前带家人出行的原因。
    “我在医院工作了30多年,从来没有休过假,这是第一次!”腊月二十三,第一次带家人自驾开启海南环岛游的赵华将一组海南风光照片发到微信朋友圈,无数人为其点赞。
    有着“老赵导医”“老赵帮忙团”多个微信群管理权的赵华,在郑州医疗圈是有名的热心肠。他和团队成员一起,利用网络、电话、微信、微博等手段,为郑州乃至周边城市、周边省份的患者搭建就医服务平台,提供线上到线下“一对一”就诊陪诊服务,让患者“找对医生、看对病”。
    赵华说:“一开始觉得帮助患者是自己的职责,没想到却打造了郑州人民医院的一个品牌。渐渐地,这些公众号和朋友圈承担起医院导诊、健康咨询、专家出诊信息、‘一对一’导诊服务等方面的责任。”于是,赵华也越来越忙了。
    其实,赵华也有自己的诗和远方,陪伴家人是他的新年愿望。
    现在,“老赵帮忙团”微信群成员已经达到350人,在微信群及官方微信后台共解答患者咨询近2万条。“‘老赵导医’‘老赵帮忙团’不是我自己的。这是医院的一个服务品牌,无论我在不在都能正常运转。”赵华说,临近退休的他特别欣慰,自己的事业已经由年轻一代接力,终于可以享受自参加工作以来的第一次休假了。
    “没有目的地,走到哪儿算哪儿。”赵华和家人每天6时就出发,总是到深夜才回到住处。
    “我们就是为了多看看不一样的风景,简简单单休假而已。”赵华说,他和家人会在除夕之前赶回河南过年,融合南北风光和风味,在新年里延续更多的诗与远方。
    与赵华一样,郑州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医务科科长谢永富也选择从北方到海边过年。
    祖籍广东的谢永富老家就在海边。可自从与急救结缘,谢永富就离开了家乡。现在,他已经在郑州工作十几年了,成了地地道道的北方女婿。但南方的家乡却只能放在心底。
    “说实话,老家几年才能回去一次,有时几年也难回去一次。太忙的时候,我就让父母过来。”谢永富说,他对家乡只剩下回忆了。口味上,生活在北方的他,依然喜欢吃米而不是面,经常想念海鲜而不是河鱼。2016年春节,他决定回乡过年。
    “孩子在北方长大,回去看什么都是新鲜的。”谢永富说,回老家一进门就要对祖先牌位磕头,吃饭之前要摆供桌,吃的菜也是北方不常见的糯米饭、打边炉,这些都很新鲜。
    “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了,只有过年才能完全放松下来。”协调着48家急救站、100多辆急救车的谢永富说,急救人员的工作状态就是忙忙碌碌的,也让自己差点儿忘记了家乡的惬意。
    “等孩子再大一些,我还会带她回去过年!”谢永富说,与每年春节返乡的人们一样,他和家人要辗转去坐飞机、火车、公共汽车等回家过年,为的是让孩子记住乡愁。

塑形健康两相宜
    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时,您最想知道什么?什么原因让您处于亚健康状态?怎么锻炼能变得健康?下面两位运动“达人”给出了答案。
    因为身体不适选择参加运动,在运动中不断尝试和确定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由于运动带给身体的惊人改变而喜欢上某种运动。不少人像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综合重症监护室主任孙同文一样,是这样爱上运动的。据了解,带给孙同文改变的运动是游泳。
    每周六或周日下午,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孙同文都会拿起游泳包,到小区里的游泳馆游30~60分钟。双臂向前伸直,手掌张开、手心向下,身体自然伸直;慢慢地,手臂伸直,掌心逐渐转为向外,手掌倾斜45度角,一边转手掌一边将整个手臂向外斜向下方推开;手臂张开45度角时,手腕弯曲,掌心由外向内,手臂带动手肘加速向内划水;然后,双臂贴紧身体。在上肢划水的同时,下肢完成屈膝收腿、翻脚、蹬水、并拢滑行等动作。完成这样的蛙泳动作,大概需要2秒。30~60分钟,孙同文不停地重复着这个动作。
    “我的颈椎病比较严重,当时有个专家告诉我,要想缓解症状,最好的3个选择是放风筝、打羽毛球、游泳。”孙同文最先排除的是放风筝。放风筝花费的时间比较多,工作状况不允许他经常出去放风筝。打羽毛球对场地要求不高,随时可以完成,得到了孙同文一段时间的宠爱。不过,由于膝关节劳损严重,羽毛球也渐渐远离了他的生活。
    7岁就学会了“狗刨”的孙同文,在2016年正月初一次游泳时受到了一位教练的点拨,开始学习蛙泳。教练告诉孙同文,“狗刨”动作不规范、姿势不好看,健身效果也不是很明显。仅学了3次,他就学会了蛙泳,“浑身舒畅”是他每次游完泳最切身的体会。
    不过,对于游泳,孙同文也有一个小困扰——游泳花费的时间不长,但是游泳前后花费的时间却不少。他说:“虽然游泳适合我,但是能否抽出时间是个大问题。”
    过年期间,是重症监护室工作最繁忙的时候。即使如此,孙同文仍打算抽时间游泳。
    而对于郑州人民医院急诊科护士李笑展来说,他的运动是从减肥开始的。
    “一定要减肥!”2015年9月,李笑展的体重达到最高值——125千克,血压值、血糖值达到临界值。有过多次外出急救患者、上三四层楼就喘个不停的经历后,他终于下定了减肥的决心。
    2015年9月底,李笑展把决心变成实际行动——在家门口跑步,距离从3千米慢慢增加到10千米。抵抗着雾霾和低温天气,他的减肥成绩却不是很好:4个多月瘦了不到5千克。因此,寻找专业人士的帮助成为他的必然选择。在附近的健身房,听教练讲解运动方式、器械运动要领、健康食谱等内容后,李笑展开始了自己的减肥计划。
    渐渐地,李笑展瘦了不少。2016年10月,李笑展的体重为85千克,比1年前整整瘦了40千克。说到如何更加健康地运动和减肥,李笑展轻松地回答:“第一,多做有氧运动,可以选择跑步、爬楼梯、跳绳等,让身体的肌肉群活动起来;第二,做器械运动,如举哑铃、应用腹肌轮等;第三,控制饮食,多吃蔬菜、粗粮和谷物,少食猪肉和鸭肉等。”这些“条条框框”不难懂,难的是付诸行动。
    现在,每天15时许,只要不值班,李笑展都会来到健身房进行锻炼。虽然春节期间健身房不营业,但是运动不能停。李笑展准备根据自己之前的“运动处方”每天在家里坚持锻炼——爬30分钟楼梯,举25千克的哑铃12~15次,再练练腹肌轮。
    在一个胖子瘦身的故事里,最让人感动的就是坚持。运动和瘦身成功,带给李笑展最多的是自信,是更加健康的心理。他之前太胖了,不自信,现在感觉机遇和机会更多了。自律和自信将带给李笑展一个全新的自己。
    新年即将来临,李笑展给自己定了一个“练出肌肉”的小目标。
    “现在,爬楼梯、抬患者对我来说都不是太难的事情了。”李笑展说,他近期去医院查了一下血糖值和血压值,都已经“双双回落”,降到了正常值。
    不过,85千克的体重,对于身高1.78米的李笑展来说,仍比《男子标准体重对照表》里的“66千克”重一些。“我的体重还有下降的空间,我还会坚持锻炼,减到正常值就好。”在积极控制体重的同时,李笑展还准备继续进行器械运动,“练出肌肉”。
    每年尽量跟父母一起出去旅游一次,是孙同文的目标。
    腊月二十八,孙同文在早上查完房后开车回封丘县老家,陪父母吃完中午饭就要往回赶,以免耽误第二天的工作。“十几年都没有陪父母过年了。”父母都支持孙同文的工作,孙同文则觉得对不起父母。父母年纪大了,孙同文想多陪陪父母,又想让父母的身体变得更好,旅游是个不错的选择。如今,“带着父母去旅行”已经列入孙同文的日程表。

 


辞旧迎新 郑州新华医院撸起袖子加油干
□梁冠山 丁丽红  文/图
    2017年1月20日,郑州新华医院召开了2016年工作总结暨表彰大会,并安排部署了2017年的工作。
    会上,郑州新华医院院长陈延宾总结了2016年的工作,提出了2017年的工作目标。会议宣读了该院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的决定。此次会议在团结、和谐的气氛中进行。
    2016年,郑州新华医院各项工作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该院重症医学科成为郑州市2016~2020年县级医院临床重点专科;成功抢救危重患者300多人,医疗服务水平大大提高。该院越来越受到重症患者和家属的信赖,让患者在接受康复治疗的同时感到舒心。该院被患者称为“和谐温馨的港湾”。
    在过去的一年中,陈延宾带领全院干部职工努力拼搏、开拓创新,取得了累累硕果:以彩超室主任姚宁、内一科主任李凤莲等为代表的专家团队获得了省、市有关部门的好评;23人晋升高一级技术职称。
    在表彰会上,郑州新华医院对2个先进集体,3个先进科室,40名优秀党员、优秀专家、敬业标兵、先进工作者等进行了表彰和奖励;对29名荣获有关部门表彰的职工和2016年晋升高一级技术职称的医务人员进行了通报表扬。
    新的一年孕育新的希望,新的一年将创造新的辉煌。在新的一年中,陈延宾又有了新思路、新举措,并对干部职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今,该院干部职工精神饱满、斗志昂扬,将为新密人民群众的健康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颁奖现场


编辑:王皓


关于我们 】- 【 联系方式 】- 【在线投稿 】- 【 广告服务 】- 【 法律声明 】- 【 】- 【 网站地图 】- 【 留言反馈
河南省卫生厅/主管 医药卫生报社/主办 总部/中国·河南郑州市纬五路47号 aluminum tread plate
业务合作:13674999007 0371-63712922 0371-86101797(工作时间) 技术QQ: 1326701545 35702594
读者QQ群:149218703 站长信箱:yywsb@163.com 最佳分辨率1024×768
 
豫ICP备11008224号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医药卫生报网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须注明来源自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