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关闭
点击关闭
报纸文章
医药卫生网 > 报纸文章
2017年1月21日1版
】【关闭 2017/1/20 18:37:16 | 来源:医药卫生网 |
 改善医疗服务
河南省人民医院斩获4项大奖
    本报讯 (记者冯金灿)1月17 日,在全国2016年度“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典型经验宣传推广会上,河南省人民医院一举斩获4项荣誉。其中,河南省人民医院荣膺“2016年改善医疗服务十大亮点”医院,为河南唯一。
    在国家卫生计生委领导、32个省份卫生计生委负责人和全国医疗卫生同行的共同见证下,河南省人民医院获评“2016改善医疗服务示范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院长顾建钦荣获“2016改善医疗服务优秀管理者”荣誉称号;急诊医学部被评为“2016改善医疗服务优质服务岗”。
    在推广会上,顾建钦以《构建与基层医院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互联智慧分级诊疗服务体系》为题,与全国同仁一起分享在改善医疗服务上的实践经验。河南省人民医院作为全省医疗卫生行业的龙头单位,彰显社会责任和担当,建立互联智慧分级诊疗医学中心,构建与基层医院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互联智慧健康服务体系,为亿万老百姓带来了“实惠”,为助力“健康中原”建设稳步前行做出了积极贡献。
    为了推进医改、落实分级诊疗制度,河南省人民医院建立了互联智慧分级诊疗医学中心,逐步建立分工明确、覆盖广泛、资源共享、互联智慧、服务同质、便民利民的网络、平台和服务体系,最终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就医格局。
    为了实施更加快速、高效、精准的航空医疗紧急救援,河南省人民医院成立“河南省航空医疗紧急救援基地”,获批成立“中国紧急救援河南航空救援基地”。河南省人民医院依托河南省急救中心,建立“30分钟、1小时、2小时”全省服务圈,推进地、空、互联网“三位一体”急危重症急救体系建设。
 
“十三五”期间公立医院咋发展?
河南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明确省市县医院数量、床位数、规模
本报记者 常 娟
编者按
    日前,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了《河南省“十三五”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该《规划》是河南首个全面、系统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为促进医疗卫生资源进一步优化配置,提高服务可及性、服务能力和资源利用效率,指导市(县)制定区域卫生规划提供了依据。
    1月19日,本报对《规划》的出台进行了报道。本期,我们通过《“十三五”期间公立医院咋发展?》《2016~2020年,卫生人才咋为人民健康保驾护航?》两篇文章,为大家深度解析该《规划》。
 
 
    从今年开始到2020年,公立医院发展不能再“任性”。1月17日,记者从河南省卫生计生委获悉,河南首个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河南省“十三五”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出台,为省、市、县三级医院数量、床位数、规模都明确了指标,特别是公立医院,随意扩大规模的时代一去不复返。
    指标一:1个县设置1家县办综合医院、1家县办中医类医院
    和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一样,河南版《规划》也对县级医院设置原则做了明确规定。《规划》指出,县办医院设立要根据县级区域常住人口数,原则上1个县域内设置1家县办综合医院和1家县办中医类医院(含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等)。
    这不是“死板”规定。对于常住人口比较多的县,比如50万以上人口的县,《规划》特别指出,这些县可以适当增加公立医院数量或在新区建设县级医院分院。
    点评:河南有22个人口大县,比如固始、邓州、上蔡等地人口均过百万,可适当增加公立医院数量或在新区建设县级医院分院。
    指标二:常住人口100万~200万的市,设置一两家市办综合性医院
    和全国规划不同,河南版《规划》对市级医院数量进行了明确限制,指出设立市级医院要依据常住人口数,每100万~200万人口设置一两家市办综合性医院(含中医类医院),服务半径一般为50公里左右。同时,每个市级区域原则上至少设置1家市办中医类医院。
    《规划》对专科医院发展也做了规定,指出在市级区域应根据需要规划设置儿童、精神疾病、妇产、肿瘤、心血管、传染病、康复等市办专科医院(含中医类专科医院)。
    点评:根据2015年河南省人口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2015年除济源市外,河南其他省辖市人口均过100万。其中,郑州以常住人口956.90万居首。按照《规划》,郑州需要设立5~18家市办综合性医院(含中医类医院)。目前,郑州医院数量基本达标。
(下转第二版)
 
 
 
标题新闻
■习近平出席“共商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高级别会议并发表主旨演讲,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绿色低碳的世界。
 
■王岐山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上的工作报告《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召开》全文发表。
 
 
 
河南多层面搭建学术交流平台
    本报讯 (记者张 琦  通讯员谢宗阳)1月19日召开的河南省医学会2017年工作会议提出,坚持学会章程和宗旨,发挥专业优势,促进医学科技创新,为政府决策提供重要技术服务和支撑。河南省卫生计生委副主任黄玮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由河南省医学会会长刘学周主持。     
    2016年,河南省医学会积极培养医学科技人才,提升了河南医务工作者在全国的形象和地位;培育了规模大、有特色的国内外知名学术会议品牌,为医学科技工作者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在推动医学科技进步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为我省医学事业走向全国、走向国际创造了条件,搭建了平台;提高了学术期刊出版质量,传播了医学科研成果;组织了多种形式的科普宣传,惠及了广大群众。
    2017年,河南省医学会将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持续发力:推动医学科技创新发展,充分发挥学术会议交流主渠道作用;搭建学术平台,促进成果推广与人才培养;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加强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的能力培训,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水平;增进和国际学术组织的友好交往和相互学习,积极推动各专科分会申办、举办、承办国际性、国家和地区性学术会议等。
    黄玮说,我省在卫生计生科技创新型人才工程建设方面效果显著,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明显增多,医学学术影响力实现突破,省级医院科研实力飞速提升;多项技术填补省内空白和国内空白,一批优势技术与研究服务于临床,部分技术已跨入国内同领域先进行列,一些研究技术与国际同步;卫生计生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高水平医学科技成果不断涌现,304项医学成果获省科技进步奖,9项医学成果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卫生计生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取得新突破。今后,河南省卫生计生委将一如既往地支持省医学会开展工作,进一步在人员配备、科研项目、继续教育等方面给予支持,各卫生计生部门要高度重视省医学会工作,加强学会干部队伍建设,加强组织建设,给予经费保障,充分保障省医学会参与卫生工作重要决策、重点活动和重要项目的权力。
 
 
 
河大一附院
狠抓六个工作重点
    本报讯 (记者杨冬冬  通讯员陈 英)1月19日,记者获悉,在“亮出形象正党风 医德建设争先锋”试点活动中,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紧紧抓住6个工作重点,将基层党支部工作开展得丰富多彩。
    在活动中,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各支部书记按照院党委的要求,为本支部每位党员一一佩戴上了党徽。医院还紧紧抓住“123456”6个工作重点。“1”是指1年的时间;“2”是指抓好支部学习和科室政治学习2个层面;“3”是指在思想实际、工作难点、规章规范3个方面开展医德教育;“4”是指深入开展医院自选的“医道论坛”、微党课大赛、“重走医院征程 感悟红旗精神”和打造医院历史文化长廊4项特色活动;“5”是指医德医风教育突出体现“五性”原则;“6”是指全面开展研究式、主题式、自选式、自学式、实践式和自媒体教育等“六式”教育。
    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机关一支部将党建创新立项确定为“微党课在机关党员中的应用探索”。支部多次召开会议,并举办了微党课大赛,来自支部的10名党员参赛。选手用5~10分钟,围绕一个主题,阐述了一个个鲜明的观点,在展示、锻炼、提升自我的同时提高了党性修养。
 
 
    ↑1月20日,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产科二病区医务人员在为新生儿进行中药浴。去年5月,该病区率先在全院开展新生儿药浴、产妇足三里穴位封闭等具有中医药特色的服务,并在当年9月重新装修了病房,以温馨的环境和特色服务吸引了众多产妇。史 尧/摄
 
 
今日导读
分级诊疗可试试健康物联网3版
护理“西学中”提升服务品质4版
 
    ↑1月20日,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产科二病区医务人员在为新生儿进行中药浴。去年5月,该病区率先在全院开展新生儿药浴、产妇足三里穴位封闭等具有中医药特色的服务,并在当年9月重新装修了病房,以温馨的环境和特色服务吸引了众多产妇。史 尧/摄
 
 
 
王平凡获评
“综合心脏外科名医”
    本报讯 (通讯员张 毅  祖 曼)日前,2015~2016年度中国名医百强榜心外科评选结果揭晓。河南省胸科医院副院长、知名心脏外科专家王平凡获得“综合心脏外科名医”荣誉称号。全国仅3名心脏外科医生入选。
    据了解,中国名医百强榜是由中国名医百强榜研究院及《中国医学论坛报》联合主办,覆盖全国2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调研全国200家医院,查询了3000名医生的治疗专长、手术数量、科研成果,以便让最需要和医生精准对接的手术患者找到适合自己的医生。
    王平凡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医师奖获得者。从医30年来,他有30余项新业务、新技术填补了省内空白,其中5项为国内首例。其研发的“带三分支覆膜支架”获得国家专利,使世界性难题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治疗获得重大突破。2004年,王平凡将医院奖励突出贡献专家的20万元人民币全部捐出,救助了20名贫困先天性心脏病患儿。
 
 
“醉美”之功 打造儿科麻醉领域新标杆
——探访郑州儿童医院麻醉科
本报记者 丁 玲  通讯员 万道静
    外科人常说麻醉是外科人的胆。麻醉医务人员高超的麻醉技术,保障了一台台高难度手术的成功。手术能治病,麻醉可保命;只有小手术,没有小麻醉。
    两天前,患肺动脉高压的小宝(化名)刚刚经历过一台手术。苏醒这天,本该是她最痛苦、最难受的时候,她却没有哭闹,睁大双眼,好奇地望着周围的一切……
    让体重只有3.5公斤的危重患儿在舒适、无痛的状态下接受手术,安全度过术后的48小时,这得益于郑州儿童医院麻醉科开展的精准舒适麻醉技术。
精准麻醉为手术“保驾护航”
    郑州儿童医院麻醉科的小儿麻醉专科团队拥有全国领先、省内分科最细、技术最先进的小儿专科麻醉体系……救治像小宝这样的危重患儿,非这个团队莫属。
    术前,麻醉医务人员提前访视患儿及家长,详细了解具体情况,确定符合其年龄、体重、病情及耐受能力的麻醉方案。在可视喉镜下实施气管插管;在超声引导下实施动静脉穿刺置管、测压,一切都是那样精准。
    术中,脑电监测清晰显示麻醉的深度,恰当应用精准的麻醉药物剂量;微量泵精准地控制着液体的用量;温毯仪的使用确保患儿的体温正常;术后,积极应用微电脑镇痛泵连续镇痛,让小宝在舒适、无痛的状态下如期安全苏醒。
    郑州儿童医院麻醉科主任贾英萍说,像小宝这样低年龄的危重患儿,任何细小的失误都可能造成致命的后果,必须把精准理念贯穿手术的始终。
舒适化医疗追求“完美之醉”
    “麻醉医师的使命是让手术更舒适,让生命更安全。”贴心、细致的舒适化管理,让患儿在无痛的同时无恐惧感。这是贾英萍主任及其团队追求的目标。
    贾英萍对患儿始终怀着悲天悯人之心,她将“完美之醉”的理念化解成科室制度,成为团队所有人的工作习惯。
    就是基于这样理念,河南省第一家镇静观察室应运而生,对需要进行脑电图、核磁共振、CT等各项检查的儿童进行检查前的镇静治疗。麻醉科制定了“体重5公斤患儿、危重症患儿、发热患儿、多部位检查患儿”等特殊情况的镇静方案,在详细了解患儿身体状况及既往病史的情况下,选择对患儿最有效、最精准、最安全的方式进行镇静治疗,使患儿的检查之旅安全舒心。
    麻醉科舒适化管理体现在一个个细节上,体现在一次次的行动中。在郑州儿童医院手术室,有一个特别的房间——小儿麻醉复苏室。它以安全、舒适,且注重人文关怀的术后复苏为特色:依据患儿的病情,患儿父母可陪护,使宝宝在妈妈的怀抱中醒来。
日质控月总结打造精英团队
    “刀刃上的舞者”是对麻醉工作者最形象的描述。大家见惯了手术医生的“手到病除”。作为麻醉医师,他们默默地站在了幕后。
    郑州儿童医院麻醉科成为首批国家级小儿麻醉培训基地,年完成各类大中型手术麻醉1.2万余例,临床麻醉质量和安全性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其中,小儿气管异物麻醉,2015年手术量为1300余例,位列全国第一;小儿心血管手术麻醉,35%患儿小于3个月,最小患儿体重仅1.4公斤;新生儿麻醉,2015年手术量1200余例,患儿最低体重仅0.8公斤……
    郑州儿童医院麻醉科在省内率先开展小儿微创手术的麻醉;以超声引导下的可视化技术体系和麻醉深度监测、精准麻醉模式吸引全国同行参观学习,根据小儿特点和手术种类制定标准的麻醉流程,日质控、月总结,疑难病例讨论保质保量,流程制度在不断修订中日臻完善……
    “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完善,如今,镇痛理念已不再单纯解决术后疼痛,而是扩大到整个围手术期。”如今,贾英萍正带领团队在引领和联合多学科打造“无痛儿医”路上不断探索创新。

编辑:李云


关于我们 】- 【 联系方式 】- 【在线投稿 】- 【 广告服务 】- 【 法律声明 】- 【 】- 【 网站地图 】- 【 留言反馈
河南省卫生厅/主管 医药卫生报社/主办 总部/中国·河南郑州市纬五路47号 aluminum tread plate
业务合作:13674999007 0371-63712922 0371-86101797(工作时间) 技术QQ: 1326701545 35702594
读者QQ群:149218703 站长信箱:yywsb@163.com 最佳分辨率1024×768
 
豫ICP备11008224号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医药卫生报网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须注明来源自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