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住培考评在手机APP上完成
本报讯 (记者李 荇 通讯员徐宏伟)河南住院医师规培考评模式再出新招儿:河南省50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的1万名学员和1000多名教师,日前通过手机APP(手机软件)完成了河南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质量2016年度中期评估考核。
此次考试涉及内科、儿科、急诊科、外科等33个专业,试题全部是单项选择题,包括单句型最佳选择题(占比约20%),病例摘要型最佳选择题(占比约35%),病例组型最佳选择题+病例串型最佳选择题+标准配伍题(占比约45%)。
此次考试首次通过手机APP进行。参加考核者需要登录www.imed.org.cn下载考试客户端(国家医学电子书包APP手机版),如果不能下载还可扫描二维码注册;然后点击“河南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质量2016年度中期评估考核”,直接参与考核;同时,输入考试专属的6位考试码(921610),验证成功后完善个人信息(选择带教老师或住院医师身份及所在医院,输入姓名和手机号码并验证),提交成功后就可以进入考试环节了。考试完成并提交答案后,参加考核者还能同步知道考试分数。
据河南省卫生计生委科教处负责人介绍,河南此次应用手机APP考试,在全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中尚属首次,旨在更便捷、更节约成本、更方便住院医师操作。河南还将把这一形式运用于日常评估、调研、信息交流、课件学习等工作中。
河南首批三级综合医院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开班
今年未独立设置全科医学科的三级综合医院将被取消住培基地资格
本报讯 (记者索晓灿 通讯员徐宏伟)记者昨日获悉,河南首批三级综合医院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班开班,来自河南44家综合医院全科医学科的160名专科医生将接受为期1个月的全科理论知识培训。
按照课程设计,理论知识培训结束后,参加培训的学员还将进行为期10个月的临床能力培训和1个月的社区实践。完成全部培训内容后,参加培训的学员还将接受河南省卫生计生委统一组织的结业考核。考核合格者将获得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合格证,并作为注册或加注全科执业范围的依据,以解决目前三级综合医院全科医学科高层次全科医生不足的问题,加快三级综合医院全科医学科建设。
据悉,2017年,河南将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住培)督导评估中,对没有按要求独立设置全科医学科的三级综合医院取消住培基地资格。河南力争用三五年时间,大力宣传全科医疗理念,所有被纳入住培基地管理的三级综合医院均独立设置全科医学科;鼓励三级医院全科医学科领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推动城市大医院优质医疗资源(包括硬件、人才等)下沉,重点推广全科医生服务理念和服务模式,为基层培养和输送更多优秀的全科医学人才;鼓励三级医院全科医学科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拉手”;定期指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全科医疗服务,加快推进信息化网络建设,建立健全健康信息资源互通共享机制,全力打造新型全科医疗服务体系。
标题新闻
习近平对食品安全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严防严管严控食品安全风险,保证广大人民群众吃得放心安心。李克强批示指出,食品安全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张高丽主持召开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
郑大二附院新院区开工奠基
占地二十八万余平方米 规划床位一千五百张
本报讯 (记者卜俊成 通讯员彭永强)日前,河南省重点建设项目——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新院区开工奠基仪式在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郑州国际物流园区举行。全国政协常委、河南省政协副主席高体健,河南省卫生计生委副主任黄玮,郑州大学党委副书记邢莹、副校长谷振清,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崔绍营等出席奠基仪式。
在奠基仪式上,黄玮对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新院址项目的奠基表示祝贺,希望该院以新院区的建设为契机,不断跨越式发展,为全省人民的健康作出更大的贡献。高体健宣布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新院址项目奠基,出席仪式的领导嘉宾共同为项目培土奠基。
据了解,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新院址占地面积为28.4万平方米,规划床位1500张。其主要功能定位分为两大方面:开设1000张床位,建设以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优势学科为主的大型综合医院,满足周边群众的医疗需求;开设500张床位,定位高端医疗和养老,满足部分人群的高层次需求。
“项目建成后,将在服务好周边常住居民的同时,依托便捷的交通优势惠及周边地区数以百万计的群众,有望缓解这一区域群众看病难的问题。”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院长法宪恩表示,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进驻,有望促进郑州国际物流园区功能配套的完善,更好地带动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
省红十字血液中心开展“党员责任区”活动
本报讯 (记者杨冬冬 通讯员陈 英)记者昨日获悉,河南省红十字血液中心在“亮出形象正党风、医德建设争先锋”试点活动中,精心安排党员责任区的落实,拟订了党员责任区实施方案,取得了良好效果。
为了确保活动取得实效,省红十字血液中心首先深入进行摸底调查研究,在充分听取各支部和科室的意见的基础上,中心党委拟订下发了《开展党员责任区活动的实施方案》,明确了党员责任区的目标任务、设立原则、“六包”(包风气、包学习、包思想、包质量、包守纪、包安全)职责和评比办法,并在每个责任区设立“文明之星”,每月进行评比;经过认真商讨后,确定行政科室内的党员岗位标识应包含科室内党员的照片和姓名;在听取有关党支部的意见并实地查看后,确定了党员责任区标识的摆放位置,把党员责任区做成宣传栏样式,与献血知识宣传栏一并摆放在车外;在168名在职党员中,设置了92个党员岗位标识、51个党员责任区,挂牌公示工作于2016年12月25日完成;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两争一创”活动,将“三亮”(亮出党员身份、亮出党员岗位、亮出党员责任区)要求从5个方面进行任务细化。
省红十字血液中心在活动中坚持领导示范推进,统一订购了党徽,要求党委成员带头佩戴,并将未佩戴党徽者的情况向支部反馈,进行通报批评;明确“五好先进党支部标准”“四讲四有”优秀党员标准和评比办法,制定下发了《党费收缴、管理、使用实施细则》,着力增强党员意识。在改进教育方式方法、提升教育质量方面,各支部每月都设立固定的党日活动时间,建立党建微信群、党建QQ群(即时通信软件),及时传达上级精神、分享工作动态等。各支部还在微信群中开展日荐一文、月荐一书活动。在职工政治教育中,党办提前收集各支部的授课计划,对授课内容、方式进行审查,同时实施不打招呼的“推门听课”制度,由党办人员根据支部教育计划实地检查授课质量、参加人员,并对补课情况进行抽查,最后由党办牵头引入第三方作出综合评定。
1月5日一大早,河南省人民医院全科医学科医务人员正把热腾腾的腊八粥送到患者手中。当天是农历腊月初八,是一年一度的腊八节。该院全科医学科医务人员提前采购了相关食材,连夜加班熬粥,于腊八节当天一大早,将一碗碗热腾腾的腊八粥送到患者手中,并送上节日的祝福和问候。冯金灿 张新萍/摄
医疗康复体系的河南样板
——郑州市康复医院(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康复科)探访
本报记者 丁 玲 通讯员 王建明 陈亚平
从顶层设计到试点探索,从规划布局到重点扶持,从分层级医疗到分阶段康复,从三级甲等医院优质医疗技术到二级医院的收费标准,再到顺畅双向转诊……郑州市康复医院(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康复科)俨然成为致力于打造医疗康复体系的河南样板。
从爬坡前行到拾级而上,历经3年,作为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院中院”的郑州市康复医院实现了华丽转身,成为河南省唯一的二级康复专科医院。郑州市康复医院设置6个病区,开放床位273张,开展了220多项康复治疗项目,拥有全省第一家康复机器人……
顺畅转诊 省心又省钱
冬日的清晨,阳光从窗外悄悄地溜了进来,照进郑州市康复医院作业治疗室里,照在老吴的脸上,暖暖的。正是得益于郑州市康复医院专业系统的康复训练,47岁的老吴“丢失”的拇指又“活”了过来。
此前,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高新区医院手足显微外科主任王飞云为老吴进行了左足第二趾移植、右手拇指再造术。在病情稳定之后,老吴被转到郑州市康复医院接受康复治疗。
“帮助患者回归社会是康复治疗的终极目标。”在郑州市康复医院,骨科康复病区主任朱智为老吴确定了康复计划。一个月过去了,老吴的手指可以完成抓、握、拿等一系列动作。
3年来,以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为龙头,以郑州市康复医院为核心,以绿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基础的三级康复服务体系搭建完成。
“神器”相助 康复更专业
“我们拥有4台国内先进的康复机器人,他们能够帮助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像正常人一样走路。”郑州市康复医院负责人韩玲难以掩盖内心的喜悦。
记者眼前“钢铁侠”般的大家伙,就是韩玲口中的康复机器人,是帮助患者行走、站立的“神器”。
孟先生因脑梗死在外院接受正规治疗后,病情好转出院,但遗留精神淡漠、记忆力差、反应迟钝、左侧肢体无力、左手抓握不能等症状,后来到郑州市康复医院进行系统康复治疗。
神经康复病区主任李坤彬给予孟先生运动疗法、作业疗法、手功能训练、针灸、认知知觉训练、经颅磁刺激治疗,并在康复机器人的帮助下进行系统康复。一段时间后,孟先生可步行、慢跑,进行正常的言语交流,最终回归家庭。
据韩玲介绍,作为郑州市唯一的二级康复专科医院,无论在专业设置还是在康复治疗效果方面,郑州市康复医院都走在全省前列。
“大家”云集 实力领跑
医学康复需求有多大?从郑州市康复医院的发展可见一斑。
依托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雄厚的技术实力,郑州市康复医院实现了与本部医疗服务同质化,开展了康复医学评定、运动治疗、物理因子治疗、作业治疗、言语与吞咽障碍治疗、心理与认知康复、微创介入治疗、康复心理治疗等220多项康复治疗项目。
骨科康复病区以骨科专家、院长连鸿凯为学术带头人,着力研究髋、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治疗,开展骨科康复3项特色技术。在心脏康复方面,他们在胡大一教授的带领下成立了院内心脏康复中心,以“药物、运动、营养、心理、戒烟”5个处方康复理念,开展国家级康复新技术6项。在儿童康复领域,他们在全国知名儿童康复专家吴丽的带领下,开展了成熟规范的脑损伤早期干预、脑瘫康复、孤独症康复等儿童康复6项特色技术。
郑州市康复医院借助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卒中中心,成立了院内昏迷促醒中心,引进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总医院何江弘教授团队,应用神经调控技术早期促醒干预,开展重症(昏迷)脑卒中/脑外伤患者康复治疗。
山水小亭、灌木花草……用国际流行的“园艺疗法”帮助患者康复,改造升级后的郑州市康复医院新院区,将融入更多的康复理念,使康复患者在治疗期间看到的、听到的、触摸到的,处处都有康复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