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关闭
点击关闭
报纸文章
医药卫生网 > 报纸文章
2017年1月5日3版
】【关闭 2017/1/4 19:30:26 | 来源:医药卫生网 |

王晓阳被追授
“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
    本报讯 (记者刘永胜  通讯员路书斋)2017年元旦前夕,河南省总工会决定追授王晓阳“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这是继中共洛阳市委追授王晓阳为“洛阳市道德模范”之后,王晓阳获得的又一殊荣。
    王晓阳生前曾任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内科系党支部书记、内科系主任、心脏重症监护病房主任。从医27年来,王晓阳凭借高尚的医德和精湛的医术,先后获“河南省优秀共产党员”“河南省优秀医师”“河南省三八红旗手”“洛阳市五一劳动奖章”“洛阳市优秀专家”“洛阳市优秀名医”等荣誉。2015年9月,王晓阳被查出患了恶性肿瘤。她在积极与病魔搏斗的同时心系患者,病情稍有好转便回到工作岗位上。2016年10月2日,王晓阳不幸病逝。遵照她的遗愿,该院把她捐献的唯一能用的眼角膜成功移植给两名患者。(本报2016年10月11日、11月12日、11月24日、12月10日曾多次对其进行报道)
    河南省总工会发文强调,王晓阳同志不忘初心、坚定信念、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充分展示了一名共产党员的优秀品质,为广大党员、群众树立了一面光辉旗帜。河南省总工会号召全省职工以王晓阳为榜样,为推进“十三五”规划实施、决胜全面小康、让中原更加出彩建功立业。
    “王晓阳是在我们医院这个温暖的大家庭里成长起来的楷模。她可亲、可敬,她的事迹可信、可学。她心系患者、认真负责的高尚医德打动人心;她精益求精的医术征服人心。王晓阳走了,但她的精神会被传承下去!”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化莉说,“作为医务工作者,我们一定要学习王晓阳心存大爱、温暖他人的奉献精神,学习她潜心钻研、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努力从平凡岗位做起,以患者为中心,不断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为群众提供更加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

 

 

 

 


洛宁县妇幼保健院
迁建项目奠基
    本报讯 2016年12月30日10时,洛宁县妇幼保健院整体迁建项目在民族路与洛浦西路交叉口奠基,新院区正式开工建设。
    “树雄心,创伟业,迁建妇幼新院区;立壮志,拼日月,为保妇幼健康!”洛宁县妇幼保健院院长马清涛说,该项目是洛宁县2016年重点民生工程项目之一,占地面积1.6万多平方米,一期病房楼项目计划投资3300余万元,工期为2年。该项目投入使用后,将大大改善洛宁县妇幼的就医环境,提升服务质量,为促进洛宁县妇幼保健事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刘云飞 宋保军)

 

 

 

 

 

一封发自肺腑的感谢信
本报记者 刘永胜  通讯员 石秀娟
    常言道:“医生好不好,服务优不优,患者最清楚。”
    1月2日,栾川县人民医院住院楼公告栏内,来自该院心内科患者家属赵福海的感谢信格外引人注目。这封感谢信折射出的不仅是医院的优质服务,还有医生的精湛的技术和仁爱的品德。
    “医务人员细致入微,对患者不但在医院里关心备至,就连出院时所带药物的服用方法也给标注得清清楚楚,真正做到处处事事为患者着想……没有人逼迫,没有人提醒;不是阿谀奉承,而是发自内心的感激之情。”赵福海描述了家属住院时的情景,对栾川县人民医院心内科医护团队提出了表扬,还给管床医生送了一面锦旗。
    “金杯银杯,不如患者的口碑!”栾川县人民医院负责人说,患者对医务人员提出表扬,这是对大家工作的肯定。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他们将继续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宗旨,让自己做得更好,让患者更温暖、更放心。

 

 

 

 

 

洛阳市第一中医院
妇科科研课题顺利结题
    本报讯 1月4日,从洛阳市第一中医院传来喜讯,由该院中医妇科主任医师杨雁鸿主持的省级科研课题“中医药四期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痰湿瘀滞证对性激素的影响”通过专家组鉴定,顺利结题。
    据介绍,该课题是河南省中医药科学研究专项课题。自2013年立项以来,杨雁鸿带领科研团队,总结临证经验,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发病原因、中医药治疗优势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其间,科研团队发表高学术价值科研论文5篇,其中两篇论文分别荣获“河南省科学普及成果一等奖”“河南省第三届自然科学学术奖三等奖”。
    专家组认为,该课题设计严谨、中医药特色突出、课题完成质量高,通过验收鉴定。
(刘晓霏 赵惊涛)

 

 

 

 


无悔的选择 精神的接力
讲述人 庄礼誉  刘 竞  庄 南
    庄礼誉:我选择,我幸福,我无悔
    我身上有3个标签:华侨、医生、教师。哪个标签最显眼?医生!一家有3个“一附院”(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简称)的人,哪3个?我、老伴儿、女儿。如果要写自传,这“两个3”必不可少。
    回首往事,历历在目。我今年82岁,祖籍广东,1934年9月出生于泰国。少年时,我毅然回国求学,在北京五中读书时,幸运地见到了周恩来总理。1961年8月从河南医学院毕业后,我被分到洛阳医学院附属涧西医院(现为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先后担任医师、主治医师;1988年10月,晋升为外科副教授、副主任医师。在熟练掌握外科疾病诊治技术的同时,我在外科首先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经腰椎椎板封闭治疗顽固性腰腿痛,较早地开展了医用冷冻技术和医用激光治疗技术。我参加编写了《家用疾病与康复大全》;撰写了《经腰椎椎板封闭治疗顽固性腰腿痛》《腱鞘囊肿封闭治疗的改进》等多篇论文。我曾当选洛阳市科协会员、洛阳市第五届侨联常委,是河南省科协海外联谊协会会员。
    从泰国到中国,从北京到洛阳,从学生到医生,从少年到老年,我选择,我幸福,我无悔。
    刘竞:退休后,还有患者和家属上门看望
    我比老庄(庄礼誉)小两岁,祖籍北京。我们是河南医学院医疗系的同学,同时到洛阳医学院附属涧西医院工作。我从事眼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40余年,1996年退休。
    当年在医院,老庄在外科,我在眼科,都忙得不可开交。那是个把荣誉和事业看得比生命还要重要的年代。从河南医学院毕业后,组织上又先后派我到北京、上海等地学习。学成归来,我先后主持开展了眼球震颤手术治疗、白内障囊外摘出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显微镜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等多项眼科手术。我撰写的《绒毛膜上皮癌睑结膜转移》《1728人眼睑黄色瘤调查》《变性近视与眼压》《100例双重睑手术分析》等多篇论文,分别在《中国实用眼科杂志》《中国医学文摘》《洛阳医专学报》等报刊上发表,并参加了学术交流。1993年,我晋升为主任医师,曾兼任中华医学会洛阳分会眼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洛阳市科委技术顾问。
    几十年来,我接诊的患者有6岁的,也有80多岁的。我不敢说自己是光明天使,但为患者送去光明始终是快乐和幸福的事情。我退休后,还有患者和家属上门看望,这就是对我工作的肯定,一个字——值!
    庄南:老一辈的精神时刻激励着我们前进
    我是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第二代人。从1995年入职到现在,我一直在住院收费处工作,现在从事新农合直补结算工作。
    我从小在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家属院中长大,每天见面的左邻右舍基本上都在医院工作。我见过父母耐心细致地询问患者病情,准确判断,对症治疗;目睹许多被治好的患者来到我们家门口,为的是向我的父母说声“谢谢”。作为医生,我的父母对待工作精益求精,从不计较名利,默默无闻地奉献了一辈子。他们的人生理念和一言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我为他们自豪!
    如今,我儿时简陋的医院已成为省级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完善的医疗设施、舒适的就医环境、优质的医疗服务……这是60年来几代人共同努力的结果。抚今追昔,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发展令人感慨!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老一辈的精神时刻激励着我们前进,衷心希望医院的未来更加美好。
(刘永胜、梁靓整理)

 

 

 

 

 

医疗扶贫办实事 与爱同行最幸福
——写在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荣获“医疗扶贫贡献奖”之际
□刘 群  薛孟馨 王厚均  文/图
    2016年12月24日,在首都北京举行的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局指导、健康报社主办的“医疗扶贫 与爱同行”医疗扶贫交流颁奖会上,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河科大一附院)荣获“医疗扶贫贡献奖”,该院党委书记王瑞丽亦被授予“扶贫榜样”匾牌。王瑞丽是河南省唯一获得此项殊荣的医务人员。
服务百姓健康,我们在行动
    河科大一附院是一家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是首批全国百佳医院、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省级文明单位。
    “把实事办好,把好事办实!”王瑞丽说。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河科大一附院积极落实国家全面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和健康扶贫的指示精神,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服务群众健康行动实施计划》的要求,结合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集中解决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中的疑难问题,为急诊患者开辟绿色通道,开展“服务百姓 健康行动”大型义诊及讲座活动等,坚持为贫困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好评。
    “服务百姓健康,我们在行动!”河科大一附院院长董平栓说。
    近年来,河科大一附院在开展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窗口“五进”活动中,通过义诊、举办健康大讲堂、开展医院内外讲座、发放健康知识宣传资料等形式,进行中原西部区域医疗帮扶活动。3年来,该院医疗专家及护理人员牺牲节假日休息时间,共组织“服务百姓健康行动”义诊、讲座、健康知识普及等活动233次。其中,2014年93次、2015年68次、2016年72次。
    2014年7月底,中共洛阳市委统战部将一台价值130万元的医疗体检车(含车载医疗设备)委托给河科大一附院管理使用,解决了部分偏远山区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河科大一附院新区医院也获赠一辆车体印有“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的救护车,用于开展“服务百姓健康行动”,曾到宜阳、孟津、洛宁、渑池、偃师、义马等地的10家县级医院、10家妇幼保健院、60余家乡镇卫生院,以及到洛阳市涧西区、洛龙区等地的3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0家社区卫生服务站、300余家乡村卫生室(所)进行站对站、点对点、人对人“结对子”帮扶活动;到义马市、渑池县、洛阳市老城区等地的卫生计生部门及河南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新安县新城实验学校、封丘县荆隆宫乡希望小学等单位及洛阳北控水务集团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开展义诊、健康知识讲座、专业技术培训活动;联合洛阳市妇联开展“姐妹献爱心”活动,为各地区妇联及县妇幼保健院举办健康知识及专业技能培训。
与百姓心贴心,和基层手拉手
    河科大一附院新区医院定期为洛阳市洛龙区基层医务人员开展专题讲座,每周为群众进行1次健康知识普及。统计数据显示,河科大一附院共派出党员、博士等专家志愿者2000余人次,发放问卷调查2万多份,发放宣传资料2.7万多份,接待患者2万多人次,受益医务工作者1.5万多人次,受益百姓1.2万多人次。
    与百姓心贴心,和基层手拉手。截至2016年9月底,河科大一附院共为乡村医生发放出诊药箱4794个(其中2014年3132个,2015年1580个,2016年9月底之前82个);慰问军烈属、困难群众、全国劳动模范等,免费发放价值4000多元的药品,获得了基层医师、当地患者及辖区居民的一致好评。该院为汝阳县刘店乡红里村、栾川县陶湾镇常湾村捐款捐物。为了响应国家扶贫号召,该院派团委书记到常湾村任第一书记;和红里村共建卫生室,解决百姓看病难问题。该院组织捐款捐物及募集社会支持用于扶贫资金共计280多万元。在建院60周年之际,该院组织百名知名专家开展大型义诊活动,所有专家均有副高级以上职称,涵盖了所有科室,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近年来,该院先后为患白血病的席孔强父子捐款5万元;为身患尿毒症的恋人刘红彦、郝小东捐款3万元;为栾川县不幸被烧伤的患者捐款2万元。此外,该院先后两次到封丘县荆隆宫乡,对当地的400多名学生及留守儿童开展义诊慰问活动,多次到洛阳市福利院、敬老院进行义诊并捐赠棉衣、棉被等生活用品。
    在社区医生签约服务活动中,河科大一附院积极与城区内的卫生计生部门及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系、签约,为辖区内签约居民就诊提供绿色通道,减少不必要的环节,使签约居民看病更加便利。目前,该院已与洛龙区、涧西区、西工区及伊滨区的4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联系,签订了相关合作协议,并按照基层医疗机构的要求,分别制作附带该院宣传材料的签约手册,把所需的签约手册、转诊单等资料送到各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明确转诊流程,为社区居民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医疗扶贫办实事,与爱同行最幸福!”王瑞丽最后说。

王瑞丽(左一)在领奖台上
义诊中的著名眼科专家雷方
“医疗扶贫 与爱同行”
义诊中的著名心血管病专家董平栓
义诊中的著名消化内科专家姜红伟
把药箱送给乡村医生
开办健康教育大讲堂

 


编辑:一伊


关于我们 】- 【 联系方式 】- 【在线投稿 】- 【 广告服务 】- 【 法律声明 】- 【 】- 【 网站地图 】- 【 留言反馈
河南省卫生厅/主管 医药卫生报社/主办 总部/中国·河南郑州市纬五路47号 aluminum tread plate
业务合作:13674999007 0371-63712922 0371-86101797(工作时间) 技术QQ: 1326701545 35702594
读者QQ群:149218703 站长信箱:yywsb@163.com 最佳分辨率1024×768
 
豫ICP备11008224号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医药卫生报网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须注明来源自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