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抓机遇 健全制度 持续发力 执法有度
——河南省卫生计生综合监督稳步前行
本报记者 杨冬冬 通讯员 庞会强 文/图
编者按:2016年,全省卫生计生监督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卫生计生委和河南省卫生计生委工作部署,紧紧围绕全省卫生计生事业改革发展大局,在机构整合中抢抓机遇,在示范创建中打造品牌,在专项行动中攻坚克难,在能力建设上务求实效,在改革创新中寻求突破,较好地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实现了一系列具有标志性意义的突破。2017年,全省卫生计生监督系统将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及全省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按照国家卫生计生委和河南省卫生计生委工作部署,进一步强化法治思维,以机构整合为契机,以依法行政为前提,以示范创建为引领,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人才培养为支撑,以专项行动为抓手,以“互联网+”为突破,推进示范创建工程、人才培养“613”工程、“卫监创新”工程。
有突破 有落实 有成效
趁势借力
体系建设高效推进
机构整合高效推进。河南省卫生计生委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卫生计生委第91号文件精神,联合河南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等部门出台实施意见,将各地、各部门落实情况纳入省政府重点督查范围,趁势借力,狠抓落实,迅速组建一大批综合监督机构,实现升格、增编、进人的目标。
基层协管实现突破。平顶山市、鹤壁市协管信息化试点工作扎实推进,为全面实施监督协管信息化奠定了基础。
信息化建设稳步推进。7个试点市率先摆脱传统模式,全部利用手持终端开展监督执法;全省半数以上监督机构配备手持执法终端,执法程序更加规范,执法效率明显提升。
打造品牌
示范创建提质增效
示范创建取得新成效。自2013年启动全省示范卫生监督机构创建工作以来,全省共确定4批48家创建单位,投入资金3000多万元。鹤壁、新乡、周口等地的一大批监督机构脱胎换骨、升级上档,面貌焕然一新,逐渐增强了执法自信,树立了执法权威,提高了执法满意度,得到当地党委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同,也得到了国家卫生计生委综合监督局、卫生和计划生育监督中心的充分肯定。先后有10多个省、100多家监督机构派人到河南交流,全省示范卫生监督机构创建工作的引领作用和品牌效应逐步显现。
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示范区创建取得新进展。全省共有40个县(市、区)被授予“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示范区”称号,有力地保障了公共卫生安全。
常抓不懈
能力建设成效显著
人才培养见成效。全省连续5年实施卫生监督人才培养“533行动计划”,联合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创新方式,深化合作。截至2016年年底,全省累计投入4900万元,培养管理型、专业型、复合型人才5290人次,涌现出一大批业务骨干和执法尖兵。
技能比武成功举办。省卫生计生委联合省总工会举办全省第四届卫生计生监督知识竞赛和技能比武,公开选拔、公平竞争、公正评判,产生2位“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0名技术标兵。层层培训和选拔,提升了队伍素质,增强了工作本领,树立了执法形象,展示了监督风采。
千案评比再出精品。省卫生计生委连续3年举办“千案评比推精品”活动,通过随机抽取和自行推荐相结合的方式,用严谨的标准、严肃的态度、严格的评比层层把关,优中选优,遴选出一批案由新颖、程序规范、质量较高的精品案卷,为发现薄弱环节、实施精准化培训、推进规范化执法指明了重点和方向。
亮剑执法
专项行动取得突破
认真贯彻落实“两禁”条例,圆满完成《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职业病防治法》落实情况监督检查任务。按照国家部署,结合河南“卫监行动”,河南省卫生计生委组织召开全省医疗卫生机构依法执业监督检查大会,将疾控机构、监督机构纳入监督检查范围。全省累计检查并通报医疗卫生机构99家、疾控机构45家、监督机构46家,有力地促进了医疗卫生机构依法执业,推动了监督机构依法监督。
全省持续开展“亮剑行动”,形成雷霆之势,保持高压态势,对非法行医人员重拳出击、露头就打。
全省建立卫生计生与公安部门“行刑衔接”制度,河南省卫生计生委首次联合省公安厅开展卫生计生、公安机关执法人员集中培训,彻底打通了查处非法行医等13种涉嫌犯罪案件的“最后一公里”。
科学考评
业务指标持续提升
全省建立监督员宣誓制度,有效增强了监督员的责任意识和法治意识;建立公共卫生监督信息社会公示制度,对违法违规行为形成了有力震慑;医疗监督“五项制度”和打击非法行医“三项制度”不断健全、落地生根,实现常态化管理;狠抓信息分析通报制度,定期分析、排名、通报,连续4年,常抓不懈;全面实施“4+4+1”综合考评,倒逼各级监督机构提升服务水平。
截至2016年11月底,全省经常性卫生监督覆盖率达95.3%,立案查处1.05万件,移交公安机关案件37件,实施行政处罚1947.1万元。
试点先行
综合监督再上台阶
全省传染病防治分类监督综合评价试点逐步扩大,将5个城市、3200家医疗卫生机构纳入试点范围,监督执法效能明显提升;放射卫生在线实时监督试点(鹤壁市)工作取得可喜成绩,医疗卫生机构覆盖率达47%,真正将维护医务人员和患者健康落到实处;学校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试点(洛阳市)工作扎实推进;生活饮用水安全在线监督试点(南阳市)工作进展迅速,累计投入资金260万元;创新监督方式,强化事中事后监管,较好地完成了国家卫生计生委、省政府“双随机”试点工作任务,并在全国会议上作典型发言。
新任务 新要求 新挑战
加快推进机构整合
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卫生计生委第91号文件和河南第25号文件精神,加快推进机构整合,努力完善执法体系,壮大执法力量;科学谋划省、市监督机构业务用房建设,争取早谋划、早开工、早发挥效益。
倾力打造示范品牌
继续开展示范创建工程,与时俱进,拔高标准,瞄准国内一流、全省领先的目标,向“高、精、尖”发展,持续提升在全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逐步实现执法队伍专业化、执法行为规范化、执法管理系统化,蹚出一条特色化、专业化、精准化发展新路子。
持续强化人才培养
启动人才培养“613”工程,加强精细化、精准化培养,用6年时间投入6000万元,培养100名在省内外有影响的“大家”“名家”,培养3000名复合型人才和业务尖子;加强国家和全省卫生计生监督培训基地建设,精心打造人才培养高地;继续加强首席监督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专家智库的作用。
积极推动工作创新
推进“卫监创新”工程,利用“互联网+”,继续做好传染病防治分类监督和放射卫生、医疗废物、生活饮用水在线监督以及学校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试点工作,创新方式、提高效能,促进法律法规和监督措施落地生根、惠及公众。
切实强化综合监督
持续做好国家医疗机构依法执业监督检查专项行动和河南“卫监行动”“亮剑行动”,推进依法执业,维护医疗安全;加强公共卫生、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专项整治,实现放射诊疗依法执业监督检查完美收官;加强人才培养,强化监督检查,提升计划生育监督水平。
坚持不懈提升能力
以提升能力为核心,精心组织开展全省第五届卫生计生监督知识竞赛和技能比武、第四届“千案评比推精品”活动,将能力建设常抓不懈、越抓越紧、一抓到底,持续提升全省监督队伍的综合素质和执法水平。
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
全面推进以手持执法终端、全过程执法记录为主要内容的信息化建设,继续做好国家卫生计生委、省政府“双随机”试点工作;在试点成熟的基础上,建立并完善制度,全面推开监督协管信息化,着力打造“智慧卫监”。
扎实开展执法稽查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卫生计生委部署,结合河南实际,继续开展项目建设、人才培养、专项行动、执法案卷、着装风纪等综合稽查,摸实情、出实招、求实效。
深入推进文化建设
继续唱响河南卫生监督之歌《阔步向未来》,大力宣传微电影《门神》,落实好监督员宣誓制度,打造河南卫生计生监督文化新符号、新元素、新名片,传递干事创业、奋发向上的正能量,树立执法为民、护卫健康的新形象。
【 关于我们 】- 【 联系方式 】- 【在线投稿 】- 【 广告服务 】- 【 法律声明 】- 【
】- 【 网站地图 】- 【 留言反馈 】
|